草根摄影记者胡国庆:100个农妇的倾听者和记录者|记者手记
成为一名“专业”记者需要什么?极强的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灵活应变的能力?
这次,我们选择从“记者”二字出发,区分领域,以某一类型记者为单位,了解他们深度根植于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现状,将会遇到哪些人,经历哪些事,又会遇到哪些难题……
以下是记者手记系列第二十八篇,我们采访摄j9九游会影记者胡国庆,听他讲述对摄影记者的理解。
胡国庆,1960年出生,陕西长武人,高中毕业。当过兵,进过工厂,后来做了记者。
中国新闻奖获得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原《华商报》首席摄影记者,现从事自媒体。
代表作:《陕南6.9特大洪灾》《山西繁峙矿难》《陕西陈家山矿难》《伊拉克战争》《缅甸难民》《胶济铁路撞车》《温州动车事故》《青藏铁路通车》《北京奥运》《抗击冰雪》《西南干旱》《长江客船翻沉事件》《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5.12大地震》《日本福岛地震》《雅安地震》等。
先后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5次获得陕西新闻一等奖,7次获得陕西新闻摄影一等奖,作品入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四十年成果展,并有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获得中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提名、中国公益记者、中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胡国庆1998年进入报社,曾见证过上百个重大事件现场,在2015年纸媒寒冬到来之际开始做自媒体,经历了行业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始终不变的是关注底层人民的初心,和深耕纪实摄影的决心。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偏远山村,用镜头和笔记录草根故事,在一张张真实的照片背后,我们看到这个时代滚滚前进的印记与个人命运的悲欢交织。
1977年,胡国庆临近高中毕业,老师带同学们去春游,他的美术老师是业余摄影爱好者,正是他激发了胡国庆对摄影的兴趣。当时他只是拍一些人像和生活照,连相机都是借别人的。1981年,他当兵退伍回乡,将100元退伍费加上母亲给的25元钱购买了一台海鸥120照相机,经常下乡给村民拍照挣钱,虽然他当j9九游会初还没培养起创作意识,但从小生活在城市的胡国庆在下乡拍照过程中感受到乡民的线年胡国庆全家跟随父亲回到陕西老家,两年后,他被分配到一家大型企业任企业报摄影记者。这时候胡国庆才开始接触新闻摄影,当时的工作主要是拍企业的生产和会议活动,在工作中他开始自学纪实摄影、风光摄影等。
1992年五一假期时,有九个年轻人去太白山探险时被困,当时动员了1000多人进山寻找,他跟随救援队采访,这是胡国庆第一次跟进突发事件,回来后就在他们企业自办的《彩虹报》发了一组“太白山抢险”的专题报道。谁都没想到的是,这组照片获得了当年的陕西新闻摄影一等奖,大家都不相信一个企业报的记者能获得这个奖项,评选委员会专门打电话问他的领导,确认这组照片确实是胡国庆拍摄的,才给他评了奖。
这个时期的中国纪实摄影蓬勃发展,侯登科、胡武功等一批纪实摄影人刮起了一阵“西北风”,胡国庆也深受影响。他们的作品并不夸张,也不过分运用光影效果,和今天的许多照片比起来缺乏视觉冲击。“但正是缺少这些‘冲击’使得作品内涵更加深刻,它将人性的本来面目彻底展现了出来。在我认为,摄影就是记录,记录这个时代的进程,这或许就是摄影的本质。”胡国庆说道。
获得陕西新闻摄影一等奖后,胡国庆在摄影圈里渐渐被大家熟知,他经常会给陕西日报、西安日报等投稿,发表了不少报道。直到1997年,原《陕西日报》的摄影部主任张富汉对《华商报》进行了改版,一年之后,他邀请胡国庆去报社工作。当时胡国庆很犹豫,虽然他比较擅长拍照片,但在采写文字方面是零基础,“我没上过大学,又是文革期间上的高中,本来就没学到什么,别提系统的中文学习,连摄影都是我自学的。”他担心自己去了报社后不能胜任,但张主任肯定了他的能力,并希望他到报社指导年轻人,于是在1998年8月1日,胡国庆正式成为了《华商报》的摄影记者。
初到《华商报》,胡国庆的工作主要是给文字记者配图,文字记者出去采访时有需要就会带一个摄影记者去。因为能吃苦、肯下功夫,他的进步很快,胡国庆记得仅1999年一年,他见报的照片就有640多张。
进报社第二年,胡国庆接到了第一个独立采写的任务,报社派他去陕西勉县采访一个24岁上小学一年级的小伙,他独自一人,用五天的时间完成了采访。后来图文报道《24岁上小学》获得了中国新闻三等奖,他是报社中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记者,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
在报社里,基本有两种工作内容,一种是报社每天会接到热线,记者们接到线索就去核实;此外,报社鼓励记者自主报题,只要是记者有把握的选题,请示了部门主任就可以自己去操作。这个时候,胡国庆非常愿意挑战自己,去拍有深度的、有影响力的选题,他开始了一些体量较大的专题摄影报道。为了节省成本,报社通常只派一个记者前往现场,这个过程倒逼他自主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字功夫。
胡国庆是报社的首席记者,只要有重大事件他都会前往一线年这些年,国内的重大事件我基本上都报道过。各大矿难,如南丹矿难、天龙矿难、富源矿难,512地震,雅安地震,08年雪灾,西南干旱,温州动车事故,还有奥运会这种重大的事件我都在现场。”2003年,胡国庆还前往伊拉克战争,“这次报道真是一个重大考验,玩了命的。”
城市出身的胡国庆,原本对社会底层没有那么多的了解,但《华商报》民生报纸、关注人民的定位,使得他在采访当中有大量的机会去接触这个主题,他开始将更多目光放在底层人民身上。直到2001年,一个契机,让他找到了自己的报道思路,并在未来20多年的日子里一直坚持了下来。
那是2001年的春节,胡国庆跟随陕南农民工专列南下广州,在秦岭一个小站爬上来几个小伙,说他们那儿有个“寡妇村”,男人都死了。胡国庆不信,他做记者多年从未听说过,虽然山里信息闭塞,但这么大的事,多少会向外界传出一点风声,旁边有个农民插话,“确实有这事,但有多少寡妇不清楚。”
回去后不久,胡国庆就赶往白河县采访,几经辗转找到了这个“寡妇村”。原来是三年前河南发生一起特大矿难,死了80多个农民,而金银村就死了42个男人,留下35个寡妇,主要集中在一个村民小组,几乎每家都有亲人遇难。
他在村里待了七八天,走访每位遇难者家庭,几乎家家都有各自的难处,大多数女人选择了守寡,年轻一点的改嫁走了,还有个别的撇下娃、拿着赔偿金跑了,还有人改嫁给了小叔子。一场矿难深刻改变了这个小山村许多人家的命运。“死去的人升天了,而活着的人却要承受巨大的精神折磨,每个农妇都有鲜为人知的悲惨故事。”
回报社后,他发表报道《男丁稀落的金银村》,也是通过这次采访,他开始关注中国农民工的妻子。2005年,胡国庆申请了三个月的采访计划,得到报社批准后,自驾走访了三秦大地,最后去到珠三角等地采访。报社给了他四个整版,这篇《农民工的妻子们》比较系统地呈现出农民工妻子的生存现状和困境,得到了读者巨大的反响,还获得了当年陕西省新闻一等奖。
按理说报道发表完,这个主题可以先告一段落了,但胡国庆仔细琢磨,发现每个农妇都代表着乡村一个侧面,把她们的故事综合起来,就是当下中国乡村的缩影。想到这里,胡国庆的思路好像打开了,他在之后的每次采访中都会记录两个故事,第一个是报纸要发的新闻,按照固定的写法,缺乏细节,第二个则是底层人民的个人命运。后来他在自媒体“草根”里连载的中,有接近三分之二的故事都是他在报社工作时记录的。
2015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纸媒行业进入寒冬,全国大量都市报都在这段时间告别了市场。胡国庆所在的《华商报》也面临着生存困境,一次裁了500多个员工,其中有一条“50岁以上一刀切”,55岁的胡国庆在他职业生涯发展到最顶峰的时候,无奈离开了平台。在这波转型浪潮中,胡国庆虽然感到留恋,但没有特别焦虑,当时腾讯、今日头条等涌现了一批自媒体,有些自媒体会跟胡国庆约稿,他也会主动投稿,“那个时候一个稿子能拿到好几千,好的时候甚至能上万。”
经历了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转型的这一巨变,胡国庆感触颇深,可以说正是互联网把他们这一批记者从报社送走了。他认为进入互联网时代是必然趋势,各行各业都会面临着这种变化,可能会下岗失业,也可能找到新的机会。“社会也已经发展到这个时候了,我们必须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来面对我们现在的生活生存状态。”2015年胡国庆开了公众号“草根”,怀着前媒体人的情怀,他想发出硬盘里积压多年的照片和故事。“很多媒体人手里都有丰富的访谈素材,有些故事的受限于新闻性、版面等因素,在报社不能发,最后只能放在硬盘里浪费价值。”在自媒体中,胡国庆找到了新的自由,没有“草根”,或许永远都不会被读者看见。
做自媒体对他来说有一点挑战,以前在报社,不会的技术可以请教年轻人或者直接让会的人做,现在全要自己摸索,创建公众号、排版、发布,最近他也在学剪辑视频,这样就可以把以前拍的视频素材发出来,“我学不会那种特别美观的排版还有视频特效,我就是把手里的素材简单排一排就发出来,因为我相信只要那些故事是真实的,内容是高质量的,不需要特别美观的外表也能打动读者。”
离开报社后,胡国庆也整天想着往外跑,“毕竟在媒体这个行当干了多年,借着自己还有把力,多感受一下草根生活,或许还能帮助几户困难人家。”从1998年他采访第一个农妇的故事已过去了25年,25多年里,他的关注范围逐渐不仅限于秦巴山区,只要打听到哪里有故事,就会在节假日自费去采访。
胡国庆与农民们同吃住,坐在炕头听他们讲故事,“妻子被男人毁容,她却为男人保命;嫁给三个男人死了两个;招夫养夫延续着男人的生命;农妇收养了一个毛孩;女儿得了白血病;工棚里把娃给生了;女人生不了娃咋办?农妇想去做试管婴儿;私生女能讨回来吗?离家出走的女人回来了;结婚、离婚、再结、再离;男人在外打工,妻子遭人;100多万赔偿咋分?捡垃圾供养出三个大学生;将自己的包办婚姻搬上荧幕等等,还有寡妇村、癌症村、尘肺村……”
一个个具体的人生故事展现在胡国庆面前,虽然她们只是一些平凡的农家妇女,但她们的经历与我们这个时代同步共振。透过这些农妇的不幸,我们受到心灵上的撼动,看到中国社会在发展中走的弯路,从而反思社会中的问题。胡国庆认为这就是他坚持这么多年来一直记录的动力,“记者,记录者,不就是记录这个时代,不然你记录啥东西?”
胡国庆现在的推文主要是基于早年间的采访,把大多数曾经没有机会发出来的影像资料按主题整理,比如关于医疗、住房、拆迁、养老等等,有些故事还需要他在空闲时间回访。比起热点,他更在意对社会新闻母题的深耕,他认为一定要用长时间来关注一件事情才会写出厚度、深度。
胡国庆的家在陕西,靠近秦岭,现在他基本每年春节都会进山去采访,在春节这个节点,农民工进城、返乡、见到亲人、和亲人分别,其中就会带出很多故事。他越往山里走,发现的故事越丰富。靠近城市的农村故事大多都会被较早地发掘,被媒体看到,但在大山深处,很多时候他们的一些遭遇是很有新闻性的,但是他们不知道这叫新闻,只是觉得这就是命。胡国庆最近在写的一篇稿件是关于农民工进城打工的住房问题,“两口子在城里打工23年连一套房子都买不起,花8000块钱买了一辆中巴车,在里面住了5年。”在采访时他发现这对农民工夫妇认为这件事非常理所应当,但他看到了这背后的社会资源分布和阶层流动的问题。
胡国庆在与村民打交道方面也总结出自己的两条经验,第一是要对农村足够了解,获取农民的信任。因为常年跑农村,“只要是农村的事情,我都知道,什么时候种什么东西、产量多少、农民的农业税、土地承包这些方面,农民都不一定比我清楚。我到农民家问一下他家有几口人、几亩地,我就可以把他家的情况说出个一二来。”很多农民留下胡国庆的联系方式后,还会经常向他咨询,农民政策、维权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胡国庆都会尽力帮他们解决。另一个方式就是联系中间人,一般经过村民介绍,采访对象会比较容易信任和接受记者上门采访。
即便能找到采访对象,回访的过程依然很艰难,有人已去世,信息无法核实,有人重新组成了家庭,还有早期采访过的人物,后来遇到更典型的等等,就这样,胡国庆先后采访了好几百个农妇。
在采访时,遇到了家境贫困的农民,胡国庆会买些米面油送给他们,或者走时留下几百块钱。有时候农民会怀疑胡国庆到底有什么动机?他说,“这种动机来自于一个记录者的责任,这辈子就学了这门手艺,并且还能帮人,只要对得起自己这份职业良心就行。”
在2021年时,他终于将的图文整理完毕,大约18万字,700多幅图片,共103篇,开始每两天发一篇,后来一周发一篇,从2021年7月一直发到2023年2月,已经刊发了99篇,接近尾声。“说实话,我还是比较看重这件事,毕竟花了20多年积累,生怕哪个环节出错,弄不好连网页都打不开,那就麻烦了。其实这些人物都是真人真事,但有时候说点线年胡国庆第一次采访尘肺病人,他发现在我国的职业病中,尘肺病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农民,他们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下患病,却因劳动、医疗等制度尚未健全而不能得到相应的救助和赔偿。这个群体逐渐被边缘化,许多农民受病痛折磨,家破人亡却无人知晓。2011年他开始独立采访,一直关注至今,走访了100多位尘肺病农民,发表了30多篇稿件,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救助举措。2022年,通过《草根》平台,中国煤炭尘肺病基金会救助了多位贫困患者家庭,还有西安一个企业家资助了7名山里贫困生上大学、北京有位女士长期资助三姊妹上学。胡国庆凭借自己的力量,纪实摄影和真实的力量,让更多人看到草根,伸出援手帮助草根。
这条路任重道远,还需要一代代媒体人的接力。被问到“最想让后辈从您的作品中学习到什么?”时,胡国庆认为对于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你会在生活中汲取养分和知识,才有条件在你的文章或者影像里去展现出来,阅历越深,展现的东西越有厚度。”他认为年轻人要多体察民生,观察社会,“观察富人是怎么富的?穷人是穷人为什么会穷?他们下一辈能不能改变?多给自己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自己成长起来。”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他坦言自己如今60岁了,很多思维也是近两年才培养出来的,“如果我年轻的时候就有现在这种想法,那以前写出来的东西会更好,但是人永远不能嘲笑从前的自己,一切都要靠慢慢积累和沉淀。”他教导后辈要带着问题意识和自主性去学习、思考,这样才能汲取更多知识,早一点成熟,得到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