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摄影记者赖鑫琳2022自选集
2022年的3月28日,上海按下了暂停键,直到6月1日全面解封,上海封城历经75天。和所有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一样,这75天,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
在小区封闭的前一刻,是留下照顾陪伴家人?还是奔赴一线靠近核心现场?我陷入了两难的抉择,最终我丢下家人,仓皇出逃,心酸狼狈又愧疚,可是作为记者,我知道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这不是职业的使命感驱使,而是不愿意让自己面对职业生涯中的遗憾,是内心深处的j9九游会声音。
方舱内外的75天,我所拍摄下的每一张照片,都在唤醒你我交织的这段共同记忆——不被遗忘。
4月2日,封控中的浦西,内环高架路和沪闵路立交桥鲜有车辆,画面右上方是引爆本轮疫情的风暴中心——华亭宾馆。
3月27日,上海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外,转运大巴车上一名佩戴绿色口罩和护目镜的感染者,眼神中充满了疲倦和无助。她是世博展览馆方舱接收的首批感染者,转运过程漫长而劳累。
3月27日,上海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外,感染者从转运大巴上下来,排队进入方舱。
3月27日,上海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两位刚入院的双胞胎姐妹在病床上翻阅图书,她们所在的H1馆拥有床位3000张,是当时上海规模最大的方舱病区,床位超过7500张。
3月31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拥有1500张床位的A4舱准备就绪,当晚即将开始收治感染者。
3月31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因为收治任务重时间紧,来自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的医疗队员合力在病房里铺床单、套被套。
3月31日,上海市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组组长、瑞金医院副院长、新国博方舱医院总指挥陈尔真在收治首批感染者之前作动员讲话,做好服务,照顾好病患情绪。
4月2日22时许,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1馆内,女孩嘉嘉侧身坐在床边,伏案写着作业,每写完一项就用手机拍照在线提交,丝毫不在意身边嘈杂。方舱被收治的孩子和学生越来越多。
4月5日,在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2舱,曙光医院医疗队的“大白”教大家练防疫强身功。
4月5日,在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疗队采取“亲子”收治模式,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合作共建近千张床位的联合诊区。阴性父母一人可陪同照顾患儿,在互联网上引起热烈讨论。
4月11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4号舱,感染者在各自j9九游会的床位上休憩静养。
4月12日,从高处俯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3号舱,3600多张整齐排列的蓝白色床位中间,一顶墨绿色的大帐篷格外显眼。这顶帐篷的主人是一家四口,刘女士带着5岁的大女儿和8个月的小女儿睡在帐篷里,孩子爸爸就睡在帐篷对面的床铺上。
4月20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康复患者在排队等待各区派来的班车接回家中进行康复隔离。
4月25日,为了应对强对流天气,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临时转移。和转运进入方舱时一样,一辆辆大巴按照要求,载着感染者从隔离场所驶出,前往国家会展中心方舱。
4月25日,嘉定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因为气象部门发布了大风雷暴预警,感染者紧急撤离。
5月4日,由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升级成的亚定点病房开始收治重症病人,缓解定点医院的收治压力。
马路边上支一个简易土灶,铁盆里烧着米饭,撒上盐,这样的盐拌米饭,李三吃了一个星期。“有过饿到两眼冒金星的时候,但幸好我们没被遗忘。”
2022年5月9日,一群爱心人士给他送来了蔬菜和肉,让他吃上一顿正常的饭菜。自3月28日上海浦东开始实施封控以来,许多和李三一样的外地卡车司机被滞留在上海,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在长达70多天的封控期间,他们在路边垒起土灶煮食物,甚至钓鱼捕鱼,尝试以各种“野外求生”的方式活下来。
“卡友们的野外生存”实况在网络平台发布后,不少爱心组织和社会人士给他们送来了物资,从最开始的泡面、火腿肠、矿泉水,到后来的蔬菜、鸡蛋和猪肉,这些零零散散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帮助他们度过了最难熬的日子。
在上海开始逐步复工复产后,有的卡车司机已经办理了通行证并接到单,重新上路,但仍有不少司机要一直滞留到上海解封。
5月1日,港建路上的南通司机陈东敏和他的几位老乡,因为拿到了通行证,他们从家里带了很多物资,还实现了啤酒自由。
5月1日,徐汇滨江的一座桥洞下快递小哥搭起帐篷夜宿户外,封控期间快递小哥响应号召从居住社区出来复工复产,可是住宿问题一直困扰他们。
5月7日,虹桥火车站外滞留的女子用手机抢离开上海的火车票,她的口袋里还装着一张已经取消航班的作废机票。
5月16日,陈明(化名)在浦东工厂做保安,封控期间老板解雇了他,他从浦东徒步到青浦的出租屋,遇上静默期,村委会执守大门不让任何人进出,陈明背着睡袋露宿公园直到解封。
5月26日,人们在凌晨时分排队进入虹桥火车站p10停车场临时安置点,准备乘坐第二天的火车离开上海。
5月19日,夜幕降临,位于闵行区疏影路的一栋青年公寓一楼,“小布家园”的公共厨房亮着灯。李再青和了面,剁了猪肉和白菜馅儿,和几位妈妈一起说着话,一边包饺子。封控以来,小区里的公共厨房都停止使用了,为了照顾生病孩子的饮食,这是楼里唯一一间还开着火的厨房。 “小布家园”是重病患儿家庭的互助小家,由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负责运营。封控的两个多月,这里住着15个和李再青一样从外地来沪治病的重症患儿家庭。“小家”为他们提供免费食宿,让这些家庭有了一个临时港湾。 在这座公寓楼里,有相互取暖的温情,有不肯放弃的坚持,有生的希望,也有离别的伤痛。
2月16日,李再青带着12岁的孙子天赐从哈尔滨来到上海治病。天赐患有多发性结肠息肉,在老家已经做过手术,但效果不明显,医生建议赶紧去大城市就医。天赐6岁的时候,妈妈因为肠癌,年仅30岁就离开了人世,天赐的爸爸常年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天赐和妹妹都由奶奶照顾。
在301房间,陈玲玲说起自己的孩子时,忍不住落下泪来。泽泽9个月时因为一次手术意外,心脏和呼吸骤停,此后送到上海抢救,至今已在重症ICU里昏迷不醒三个多月。“孩子大脑缺氧受损严重,医生说醒过来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作为父母,哪怕有一线希望,都不会放弃的。”
一岁的男孩晟晟也在等待着因疫情而推迟的第二次手术。晟晟患有肾母细胞瘤。今年1月,陈艳红和丈夫带着儿子来上海就医,1月19日孩子完成了第一次手术,此后一直在进行化疗。然而在将要进行第二次手术之际,却赶上了疫情突j9九游会然暴发。一家三口在上海一待就是半年,连春节都是在医院里度过。
“要不是来到‘小布家园’,我们真不知道这段时间怎么在上海撑下去。”在这半年里,晟晟的手术治疗费和一家三口的生活费已经花了近16万。“我们把家里的车子都卖掉了。因为疫情,我丈夫也没有办法回去上班赚钱。”
5月19日清晨,同心圆的志愿者陈鹏宇开车到“小家”接上胡青青。这次她不是像以往那样带女儿到医院治疗,而是前往龙华殡仪馆,接女儿可瑜回家。
在上海的两个多月来,对胡青青来说是一场噩梦。可瑜患有横纹肌恶性肿瘤,要长期接受化疗。3月16日,胡青青带着5岁的女儿可瑜来上海治病。3月28日,在母女俩住进“小布家园”的第二天,上海封控了。4月21日,可瑜突然头疼厉害,在志愿者的安排下送到医院。因为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脑部,孩子进了重症监护病房直到离世。
蓝色车灯在深夜的城市里闪烁,急促的警报声回响在夜里空无一人的街道,车速开得很快,他们在跟死神竞速。
这是一辆上海120急救车。从4月23日到25日,记者跟随这辆车的急救医生谈亮亮、担架员黄增伟、驾驶员张星等多位120急救员穿梭在各个封控小区和医院之间,救治和运转突发疾病的危重病人。
1月27日,一名女孩在同仁医院接受核酸检测,春节返乡后复工复学要求核酸,全市核酸点爆棚。
6月25日,漕宝路七哥酸菜鱼饭馆老板张贴出免费吃饭告示,帮助那些在疫情之后身处困境中的人们。
7月7日,上海紫竹园中学隔离考场,仅有一位高考考生。上海全市共有约5万名考生参加高考,19个考区,共设105个考点,2200多个考场。
8月11日,上海著名的动漫主题商业街文庙路,一名老板在收摊,文庙路老城厢改造在即,这些动漫店将搬新址。
8月20日,2022上海科技节红毯秀,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遗传学和分子胚胎学专家曾溢滔,他的爱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终身教授黄淑帧和他们的女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 —— 科学之家”走上红毯。
10月16日,演员牛犇在家中收看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直播。
12月8日,虹桥路一临时疫苗接种点,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葛臻正在给社区老人接种疫苗。
12月26日,人们在杨浦区一核酸检测点测核酸,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改变,街头核酸亭将逐渐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