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课程集锦9篇
新闻教育是国家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但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瓶颈,其中尤以新闻摄影师资问题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摄影教育教师数量偏少。近十年来高校持续扩招,师生比例失调在很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以实践性特别强的新闻专业中的摄影课程,师生比的不合理现象就更为突出。以西部省市高校的新闻专业摄影课程的师生比来说,各校每年需学习新闻摄影课程的学生与摄影教师之比为85~120∶1,摄影教师既要从事理论教学又要开展实践教学,特别是1个教师指导80多个学生的实践教学,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往往只能蜻蜓点水。
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在我国很多高校新闻专业是新办专业,摄影师资没有储备;二是新闻专业发展的观念严重滞后,认为新闻专业就是培养一些文字记者,不重视摄影课程、不重视摄影教师的观念依然存在;三是整个社会的新闻摄影师资稀缺。摄影是一门艺术,学习艺术需要天赋,但更需要时间的磨炼和多年的积累,相当多的艺术摄影者对新闻摄影了解不多,领悟不深;四是有能力培养新闻摄影专业师资的高校或培训机构也不多,开设高层次的新闻摄影专业培养专门人才依然存在着困难;五是扩招后的高校新闻专业发展快速,新闻摄影师资满足不了需求;六是在“读图时代”的今天,媒体的视觉传播更受读者青睐,致使各高校对新闻专业的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增加了摄影课程的学时和比重。
新闻摄影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一些高校新闻摄影教师很难说是学高(当然,这里的“学”不是指文凭、学历,而是指真才实学)和身正了。笔者曾对西部某省的12所本科院校的14名新闻摄影教师作了调查,结果见表1:
从专业上看,学摄影专业的教师1人,非摄影专业的教师13人。他们很多都是中途转型而来,开始是爱好摄影,把摄影当成一种乐趣,但并没有打算深入钻研摄影,多半是因为新闻专业开设了摄影课程而又没有专业的摄影教师,才转为从事摄影教学的。他们理论知识欠丰富,缺乏新闻摄影实践的阅历,所以无法对新闻摄影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转型的新闻摄影教师大多爱好艺术摄影,他们在给学生传授新闻摄影知识时,始终无法从艺术摄影的樊篱中跳出来,没有把艺术摄影的优势巧妙地转化到摄影教学当中。
从学历来看,在14名摄影教师中,有硕士学历的5人(非摄影专业),本科学历7人,专科学历2人。可见专职新闻摄影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大多为本科学历,还有专科学历,且只有1名教师是摄影专业本科。这是因为摄影的发展过程非常漫长,它是几何、光学、物理、化学、感光材料、机械加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文学、艺术等多种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从1839年银版摄影术的发明应用至今,摄影术在初、中期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直到近年的电子、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摄影术才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行业经历和职称看,新闻摄影教师普遍缺乏行业经历和经验,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3人从事过新闻摄影,都是中级职称,其中有2人是专科,均来自媒体。而有硕士学历或副教授职称的新闻摄影教师均非摄影专业和非摄影专业职称。
另外,高校选拔教师的学历门槛较高,把对新闻摄影教师的选拔等同其他学科要求,而有丰富新闻摄影经历和经验的摄影记者学历和职称往往偏低,无法达到高校的人事要求。因此,很难选到摄影专业高学历教师。同时,高校的招聘对象往往面向传播学、影视等专业的研究生,不是说他们的水平不高,而是他们毕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更没有新闻摄影工作的经验。再加上很多高校的新闻摄影教师过去是从事艺术摄影的,艺术摄影对他们多年的“熏陶”已经根深蒂固,而平常又很少有机会参加新闻摄影活动,难免在教学中纸上谈兵。
这里的“身正”,主要指新闻摄影教师要有为新闻事业发展做贡献的正气。既然是新闻摄影,就不能像艺术摄影那样可以靠自己的想象加工。它应当是准确应用摄影技巧表现典型的新闻事件,达到生动的情感传递和独特的视觉效果,通过画面中的构成元素传递信息,让照片代替人的语言传播信息。可见,新闻摄影非同艺术、商业、广告类摄影,它必须遵循新闻摄影的内在规律。
由此可见,缺乏行业经验和非新闻摄影专业的新闻摄影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将新闻摄影从摄影艺术中分离出来,难免会犯加工新闻图片、现场摆拍等错误,这就是“身不正”的体现,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
新闻摄影教师观念不够创新。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一个缺乏观念创新的教师也就无法培养和塑造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新闻摄影教师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以摄影为手段,服务于我国的大众传播事业。因此,新闻摄影教师首要的前提是要有创新观念,才能拍摄出新颖的新闻摄影作品,才能在遵循新闻摄影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地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让新闻图片满足媒体发展的需求、满足读者的需求。
可是,很多高校的新闻摄影教师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大多数学生创新能力不强。学生拍摄的新闻图片,要么只追求画面形式而忽视了内容,要么有了画面内容而形式又呆板、单调,难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和谐统一。当然,这一方面与新闻摄影教师本身有关,另一方面还与高校没有给新闻摄影教师创造更多的条件,使其能够及时“充电”有关。
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院系尤其是高校新闻摄影教师必须为其培养高素质、更符合社会需要的新闻摄影人才,才不辜负时代赋予的重任,才能完成社会赋予的重托。因此,解决新闻摄影师资问题,特别是提高新闻摄影教师的素质问题,就成为有关高校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改变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思维认为,搞新闻工作只需要“笔杆子”好就可以了。诚然,媒体需要好“笔杆子”。但在生活进入快节奏的今天,媒体发展迅猛,视觉传播加速提升,人们追求的是快速、准确、高效,追求的是“三步五秒”的阅读方式。各大纸质媒体竞争的焦点和阵地之一就是图片新闻。所以,各新闻人才培养单位要积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应让文字新闻人才和图片新闻人才两翼齐飞。
为了培养的新闻摄影人才能够适应未来媒体发展的需求,相关院系在培养过程中应有一些特别举措。如在新闻摄影课程时间的安排上,首先要有倾斜。我们知道,摄影是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必须经常去拍摄实践,否则,摄影理论知识即使再丰富也是枉然。所以,在课时安排上要考虑足够的实践练习时间。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自然就会提高新闻摄影教师的积极性,他们就有时间带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用手中的相机关注社会、记录社会、展示社会。从某种意义来说,唯有如此,摄影教师才会真正领会摄影的价值真谛,领会新闻摄影的社会意义和丰富内涵。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多渠道引进新闻摄影教师。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之一,离开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是不可能的。高校新闻摄影教师资源匮乏是不争的事实,想方设法引进教师应是学校的本职工作。要引进新闻摄影教师,单靠高校毕业的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满足不了需要,再说这种引进也不一定适合教学的需要。因此,可以考虑从其他渠道引进。首先,可以从媒体聘请摄影记者当专兼职教师。摄影记者当教师,因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肯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在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只有17%的人没有当过记者。大部分教授认为,新闻从业经验才是聘任一位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先决条件,而不是博士学位。新闻教育尚且如此,那么对于实践性特别强的新闻摄影教育就更应如此了。摄影记者当教师,也有不足,就是教育教学法有待学习和提高。所以,高校要对引进的这类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等相关课程的培训。其次,从摄影协会引进新闻摄影教师。摄影协会是摄影人才的聚集地,有艺术摄影人才,也有新闻摄影人才。即使是新闻摄影人才较少,但这些摄影爱好者的摄影悟性较高,经过一定的培训会很快达到教学要求,并且这些人有一个相互学习讨论的平台,提高起来较快。
提高现有新闻摄影师资的素质。目前,新闻摄影教师确实算稀缺资源。所以,高校要想办法留住已有的新闻摄影教师,具体举措要因校和因人而异。有的高校新闻摄影教师可能职称偏低,那么就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提高职称;有的可能学历偏低,就给机会让他们提高学历,多参加相关培训;有的可能实践经费少和实验设备差,就从经费增加、设备完善上着手,增加投入,同时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让他们到媒体锻炼,到重点大学进行短期培训;多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重大的新闻实践活动;高校与媒体联姻,让媒体的资源与学校的资源互补,特别是摄影教师要有与媒体紧密合作,抓住媒体这个学习的平台。必要时可以请媒体摄影编辑、资深摄影记者培训高校的新闻摄影教师。若有条件的话,高校可以定期安排摄影教师到媒体锻炼,努力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相长。此外,院系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也要重视,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会融入积极健康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合格的新闻摄影人才。
有条件的高校应大力培训新闻摄影师资。高校新闻摄影教师要使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像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应把培养新闻摄影教师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当然,在培养的过程中,为了早见成效,可以用较好的条件吸引有新闻实践经验的从业者来学习新闻摄影,同时与媒体合作,达到高校与媒体双赢的局面。用这种方式培养的新闻摄影师资才能较快地成为新闻摄影教育的主力军。
而今的媒体追随时展的脉搏,追求效率和效益,视觉新闻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也跟上了时展的步伐。高校新闻摄影教育应为媒体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新闻摄影教师在这项事业中要扮演好角色,各方面群策群力,共同关注新闻摄影师资的建设,也是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新闻专业学生的摄影教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第一位的。因为学会如何去“看”一张照片,是所有后续工作的基础。不管是图片编辑选图,排版,还是文字记者撰稿,都建立在对一张图片的阅读和理解上,所以“读图”能力是我们首要培养的目标。这里讲的“读图”不仅仅指能看懂一张图片,还应该是“看好”一张图片。新闻工作者应该能对图片本身所使用的摄影技术手段有个初步了解。比如使用了大光圈还是小光圈,长焦镜头还是广角镜头,快门还是慢门等等,这有掌握了这些拍摄技术,才能对一张照片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跟这张图片的摄影师“感同身受”,不管是编辑图片,还是结合图片撰稿,都将做到得心应手。新闻工作者还应该能估计到图片将在读者心中产生的反应,即读者看到图片后的心理变化。做新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引起读者或观众的注意,对于一张图片来说,引起注意的方法千变万化,那么在报纸、网站有限的版面上,或者是电视新闻中有限的时长中,如何引起观众的注意,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就是编辑和记者要面临的头等问题。
作为一个编辑,图片是工作中要面临的一块重要部分。随着网络带宽的提高,浏览图片占据了上网过程中越来越多比重,与此同时,翻开报纸,杂志,图书,越来越多的图片占据了重要的版面,精美的全彩色印刷出版媒介更是给图片创造了自由驰骋的绿色草原。所以对一个编辑处理图片的能力自然水涨船高,而这一点也伴随着图片的完全数码化越来越明显。一个编辑对图片的处理不仅仅停留在排版上,可以是画幅的裁切,甚至是基本的后期处理。所以我们的培养目标的第二步,就是使新闻专业学生学习基本的后期处理技术,能对图片进行裁切,压缩,曝光调整,以及针对印刷的相应色彩管理,而这些知识,正是建立在第一步对一张好照片的理解和认识上。
培养新闻专业学生摄影能力的第三步,就是要求他们具有拍摄照片的能力。即使新闻专业学生日后并不直接从事图片拍摄的报道工作,具有拍摄图片的能力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摄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想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摄影,没有什么比自己动手去拍学的更快更好的方法了。所以在学生学习摄影的过程中,动手拍摄显得特别重要。动手拍摄的直接目的不仅仅是希望学生能创作出优秀的图片作品,而是让他们在拍摄过程中学习,让他们对摄影知识的理解不止停留在课本的概念上,这样在后期选择和编辑一张照片时,就不仅仅是停留在照片本身,而是更能还原现场的真相,这样做出来的新闻更加有血有肉,更能直达观众的内心。新鲜一手的图片报道实在是再宝贵不过,毕竟新闻实时发生,谁也没有准备,很难保证现场一定有专业的摄影师在,同时还能准确无误地报道,所以如果在场的新闻记者具有一定的摄影拍摄能力,无疑是最佳的图片拍摄者。学习一些单反相机的使用方法和拍摄技巧,就变得尤为重要,例如基本的光圈快门组合,镜头焦距的使用。
首先,第一步需要培养的就是鉴赏能力,只有知道了什么是一张好照片,才能选出一张好照片。从以上培养目标的第二第三步我们不难看出,后两步的培养都跟第一步鉴赏能力的提高密不可分,所以将提高鉴赏能力放在培养的第一步,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提高鉴赏能力呢?多看好照片无疑是便捷快速的方法。如今网络时代如此发达,海量的摄影图片我们都可以快速搜索到,老师应该结合摄影发展史的角度,选取摄影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和流派,使学生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摄影发展的脉络,同时对各种风格的作品了如指掌,这样一来,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上鉴赏每一张照片,也就应了那句“站得高,看得远”的古训。其次,老师应该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从摄影作品本身的形式,所使用的技巧等等,结合照片背后的创作故事,详细而全面地讲解一张照片,使学生不仅停留在浏览经典摄影作品的广度上,还要探寻鉴赏摄影作品深度。老师培养学生另一个能力,即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鉴赏能力。所以要求学生对摄影基本功的掌握毫不松懈,这也正是下面我们要讲的第二步培养方法的原因。
正如以上第一步培养方法所言,摄影的基础知识在摄影教学中必不可少,而在摄影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有两个问题是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新闻专业同学并不是摄影专业,虽然偶尔也需要拍摄一些照片,但是大部分时候新闻专业的同学跟摄影的关系还不需要以拍摄照片为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全面而基本地讲解摄影基础知识为主。第二个问题是时间问题,因为摄影课作为新闻专业同学的必修课,最长的时间也就是一个学期,一个学期16周,每周四课时,加在一起也不过4课时,而根据上文提到的培养目标,实在是捉襟见肘,所以保证知识的全面性还是比较重要的,所以要求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做到以点带面才能按时按量完成培养工作。
瑞泽先生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摄影师,自1979年在伊朗以一位建筑师的身份开始进入新闻、报道摄影行列后,风雨历程二十一年,走过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早在1982年就以一张拍摄阿拉法特的图片获当年《时代》(《TIME》)评选的年度大奖。1983年一幅拍摄阿富汗战士的摄影作品在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和《新闻周刊》(《NEWS WEEK》)年度评选中获奖。二十年来,瑞泽先生的新闻摄影作品多次在荷赛获奖,1999年和下一届即2002年他又应邀担当荷赛评委。十二年前他从《新闻周刊》的专职摄影记者转为自由摄影师,现在长期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合作。瑞泽先生近十年来参与了大量联合国的工作,主要从事儿童权益保护工作。他出版了很多摄影画册,关于库尔德民族、犹太教、阿富汗、马苏德(MASSOUD)等等;同时拍摄电视纪录片,出任制片。这是一位穿梭于世界各个角落的人,这是一位相信摄影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重要力量的人。他坚持以自由的精神、公平的原则来从事新闻摄影,他相信一幅新闻摄影作品可能比成千上万的士兵更有作用。
此次瑞泽先生应邀担任WPP中国新闻摄影讲习班的授课老师,他刚刚从阿富汗战场归来,在来北京的飞机上还在编写图片说明,这也是他迟到的原因。瑞泽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他注重摄影题材的选取、摄影造型的把握以及技术纯熟的控制三方面的结合。整个课程期间瑞泽先生放映了将近300张图片,囊括了他二十年来重要的摄影作品,从伊朗到贝鲁特,从阿富汗到南非,从中国新疆到黑龙江。瑞泽先生对每一幅图片都做了详细讲解,从大的历史背景、政治事件到具体题材、内容的选择,然后是画面造型手法的运用,最后是技术处理,毫无保留。
瑞泽先生的目光总是关注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命运,除了大量的战争题材照片之外,还有很多反映灾难、困境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瑞泽先生在授课时一直强调不仅要有强有力的内容情节(strong subject),更要有强有力的画面(strong picture),再好的内容如果不能找到适当的形式表现,就不是一张好的新闻摄影照片。在他自己的新闻摄影作品中也始终坚持这个原则。
瑞泽先生1983年首次进入阿富汗,在以后的17年里他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包括步行、骑毛驴、坐汽车、乘飞机不断地来到这块神奇的土地,所有在阿富汗的日子加起来有三年之多。瑞泽与北方联盟的领袖马苏德(MASSOUD)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瑞泽先生用他的相机展现了马苏德出生入死、艰卓顽强的斗争生涯。2000年11月瑞泽先生带领《国家地理》杂志电视频道的摄制组来到阿富汗,拍摄新闻记者在阿富汗战火纷飞的环境中工作的纪录片,我们看到炮弹就在镜头前划过,瑞泽先生为了获得真实有力的画面始终站在战壕外,真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当北方联盟首领马苏德被刺杀身亡,瑞泽先生非常震惊,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瑞泽将十几年来拍摄的有关马苏德和他领导的北方联盟的图片收集、编整,在巴黎出版了《MASSOUD》画册。此次瑞泽先生放映了很多阿富汗的照片,关于年仅16岁的士兵被地雷炸烂的肢体,关于2个月的婴儿无声的死亡,关于颠沛流离的难民没有尽头的生活。强烈的影像冲击力,沉重、悲凉的主题,瑞泽先生通过照片向我们控诉着战争的血腥与残酷。关于战争题材的新闻摄影,瑞泽先生相信自己的拍摄是为历史工作,为阻止战争而拍摄,所以他坚持中立的立场,以公平的原则追求自由的精神。他说,作为记者的目的只有一个,追求真理,差一毫米也是错的。真理,真理,还是真理。这也是他从专职的杂志或通讯社记者转为自由摄影师的原因,他不是为某家媒体、某种观点拍摄,而是为保持中立、寻找真理拍摄。
近年瑞泽先生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供稿,拍摄了埃及、利比亚、犹太教、里海、新疆、黑龙江等许多专题。对于这类深入报道,瑞泽先生强调前期调研工作,他说这也是作为一名记者必须要做的。例如为了拍摄新疆这个题材,瑞泽先生收集了6种文字的有关书籍画刊,其数量甚至超过法国国家图书馆关于新疆的藏书。在前往新疆之前,瑞泽先生已经对其历史渊源、现今发展、经济文化状况、民族特点,民俗民风有了充分的认知。在新疆的6个月期间,瑞泽先生拍遍了境内13个民族,挖掘了50个不同方向的题材,特别是关于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建设,石油勘探,都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环节。
瑞泽先生在中国讲课一开始就强调了摄影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通过他的摄影作品,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充满了痛苦与悲伤的世界,同时也目睹了人类坚守的美好与欢悦。在这二十年的摄影生涯中,瑞泽先生认为自己通过摄影做到的最好的事情是在非洲,他发起并组织的为难民营儿童拍摄照片,举办展览,帮助失散家庭重新团圆。瑞泽先生首先从难民营中挑选几个年轻的小伙子,给他们提供相机、胶卷,搭设简易的摄影棚,教他们拍摄,拍摄的对象就是与父母失去联系的孩子。然后举办了有一万二千张照片的展览,让那些在逃难过程中失散孩子的父母、长辈通过照片寻找亲人。我们看到瑞泽先生拍摄的亲人团圆的照片,那激动的拥抱瞬间,痛苦和幸福紧紧地缠绕在一起,感人肺腑。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超越了摄影通常的意义,更直接、更有力地为社会为民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项工作我们早有所闻,今日见到它的发起人、推动者,不由对瑞泽先生肃然起敬。
这位有着辉煌成就的摄影师,同样也有着十分传奇的经历。他对摄影从业余爱好开始,完全从书本中自学。1979年伊朗爆发革命,在街头巷战的时期,瑞泽先生一边做一些社会性工作,一边拿自己的小相机拍摄。他利用自己语言的优势帮助一些外籍记者工作,引起了那些大媒体的关注。起初那些大牌记者只是想知道这个年轻人整天拿个小相机都拍了些什么,瑞泽先生把他们请到自己的暗房,拿出制作好的照片,那些记者竟然愣了很久没有说话,然后问,这是谁拍的?瑞泽回答是我。没有人相信。瑞泽只好拿出整版的小样,指出选中的照片,才让那些大记者们对他刮目相看。不久以后,瑞泽先生根据约稿仅拍摄了1卷黑白,半卷彩色,将其寄往巴黎,编辑从中选择的图片便先后在德国《明星周刊》杂志刊登6页,法国《巴黎竞赛》杂志刊登3页,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刊登1页。很快他就被《新闻周刊》聘为全职记者,任期三年。从此走向新闻报道摄影的道路,然后就是二十年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这个有着一对可爱儿女的父亲,这个温厚、幽默的长者,这个久经沙场的摄影战士,行色匆匆,短短四天又踏上了远行的征程。我们期待他新的摄影作品再次震动我们的心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飞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200多所院校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广播电视机构或相关单位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又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广播电视记者、编辑、编导、摄影等人才。进入本世纪以来,广播电视有了新的发展趋势,网络媒体的崛起,对以第一媒体相称的电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迫使电视节目不断提高其视觉的吸引力;高清晰数字电视的发展使得图像的生产越来越精致和专业。读图时代的到来,对跨媒体的图像传播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图片在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中的地位提高,图片成为抓住第一注意力的有效力量;图片成为提高可看性的重要手段;视觉风格成为媒介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网络视频传播越来越便捷,网络视频新闻和视频内容成为各大网站竞争的一个重点。在这样的媒介变化环境下,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而言,图像素质的培养也显得更加突出。但从目前的情况上来说,因为广播电视教学人才非常缺乏,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学中,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影像素质的培养,存在着较多的误区。比如在教学中着重于传统新闻的采写编评,忽视了广播电视利用视听语言传递信息这一重要特性,学生对电视画面和视听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些教师简单地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影像素质培养理解成纯粹的技术问题。因此,关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影像素质的系统思考成为目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新时代跨媒体的需求,我校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对学生的影像素质培养作了系统的思考,并对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以期在学生图像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提高,使之能更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及媒介形式的变化发展。
我们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图像能力的内涵进行了定位,根据从静态图片到动态镜头的拍摄构思,到后期剪辑蒙太奇思维,再到整体影片的视觉构思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认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影像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指的是能熟练运用制造影像的各种设备,包括会操作拍摄静态图片的各种型号的照相机,掌握摄影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类镜头的成像特性,根据拍摄意图进行测光和准确的曝光控制等。动态图像方面,必须掌握几种专业级和广播级摄像机的基本操作,能进行准确的白平衡调节和曝光控制,了解视频拍摄的各类技术调节等。后期制作方面,能熟练应用计算机非编平台,熟悉几种基本的剪辑软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视频技术。
画面在信息传递方式上和文字相比更为古老,也更为形象。文字在表意过程中是通过概念来完成,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画面通过此时此地的具体形象在框架中以平面构成的方式排列,观者通过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的阅读,构建形象之间的关联,来获取意义。在静态的摄影中,形象和形象之间是空间上的前后上下的关系,在动态的影视画面中,除了每个镜头内部元素之间的关系外,还要加上单个镜头内的形象和前后镜头之间的时间关系,来形成意义和判断,也就是蒙太奇理论中所谓的1+1>
2。拍摄和编辑永远不是复制现实,而是在现实中抽取元素进行对现实的重构。所以,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影像素质的培养,要注重对画面独特表意方式的训练和培养;要强化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画面构图的意识;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对画面美感和意义的影响;使之掌握光线、色彩、影调在画面气氛营造中的作用。
目前的研究已经广泛地认同,叙事不仅仅存在于虚构的故事中,各种纪实文体,包括新闻、纪录片或者一个文艺节目甚至一台晚会,叙事都是重要的元素。广播电视新闻教学需要强化学生运用画面叙述事件的能力,这在我们传统的新闻教育中是被忽视的。静态的图片和动态的影视画面有不同的叙事方式。静态的图片摄影中,照片将事件翻译成情境,也就是说,照片通过空间内的形象关系来凸显事件中的冲突。布勒松将它称之为“决定性瞬间”[1],也就是说在构成事件进程的无数个情境(瞬间),只有一个情境(瞬间)是最有代表性的,这个情景能展示、暗示、隐喻……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拍摄下这个决定性情境来反映整个事件,这是静态摄影的叙事特性。而在影视叙事中,事件是通过镜头的序列呈现的,正如爱森斯坦所强调的,单个镜头的意义是不完整的或是模糊的,镜头间的关系把具体的意义凸显出来。镜头和镜头之间可以是各种复杂的关系,顺序的、交叉的、对比的、隐喻的、暗示的……正是这些关系让画面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叙述方式。影片创作者通过控制镜头间的关系和镜头数量的多少来实现对叙事快慢的控制,形成了叙事的节奏和风格。虽然各类节目在叙述上差异较大,但组合镜头的能力对于任何节目制作者而言都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对于广播电视的记者、编导而言,制作一个节目不仅仅是把需要传递的信息翻译成视听语言,而是需要从创作的第一步开始就处于视觉、听觉的思考方式之中。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的教学中要强调从视觉和听觉上构思。语言文字通过对事物进行抽象和概念化,能表达复杂的思辨的内容,而画面具有形象、个体的特征。在语言文字中,“树”表示的是一个类概念,是所有树的抽象的集合,而画面上的树只能是这棵或那棵,是某一棵独特的树。所以视觉构思要求在制作节目时能发挥画面传递信息方面的特长――表现具象、具体、个体的东西。电视在表达抽象信息的时候,在构思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把它转化成个体故事的方式来演绎,通过对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形象的叙事,来体现抽象的概念。电视不同于报纸等媒介的“文字传统”,而承接了“口述传统”[2],它需要更强的故事性,有事件、有人物,才有鲜活的画面,才有吸引观众的“情节”,最后通过感情来打动观众,从而在观众心目中上升为抽象的理念。这种描述个体的行动的构思,才能被画面记录,称之为视觉构思。
影像能力这四个方面,是互为联通、互相依存的关系,它们整体构成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所需要培养的影像能力。
在明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影像素质的目标后,我们从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等多方面进行规划。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新闻教育始于1961年创办的新闻研究班,学制2年,学员30人,由当时语文系副主任徐垠(已病故)负责,何报琉①协助管理。在这个班级任教的有于枫②、来春刚③、郭景哲④、伍承民⑤等6名教师。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这个班的学员结业后,没有继续兴办新闻研究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根据国家民委重新调整民族院校办学方针,大力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觉悟的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经教育部批准,1984年中央民族学院创办四年制的新闻专业。由汉语言文学系(后更名中国汉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领导。创建时,有教师2人,学生40人。中文系新闻学本科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即由人文科学的通识、汉语言文学基础、新闻学理论基础、新闻学应用知识与技能以及新闻学专业综合实践训练为知识结构与专业功底的新闻人才。培养过程强调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字功底、思维方法及为民族地区的服务意识。同时,还办过一个新闻摄影班,学生毕业后奔赴各地从事新闻采编、新闻摄影工作。到2001年,已有12届毕业生,学科建设日臻完善,也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为社会输入了480多名专业人才,不少学生已成为中央和地方的新闻传媒单位的业务骨干。新闻专业本科生被免试推荐攻读北京广播学院(现已更名中国传媒大学)及本校硕士研究生的有10人,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国新闻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本校的硕士研究生约30人。在校生获韬奋新苗奖的有6人,毕业后在新闻单位工作的本科生中,获国家新闻奖的2人,省部级新闻奖的3人。2001年新闻专业教职工9人,其中专业课教师7人,计算机房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5人,并聘有著名新闻工作者和学者、专家杨正泉、格来、艾丰、何梓华、任一农、刘建明等人为兼职教授。开设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有新闻理论、新闻事业概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广告学、摄影理论与实践、广播电视业务、中国摄影史、新闻心理学、舆论学、报告文学概论、摄影美学、新闻美学。此外还设有计算机常识与应用、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等新兴的实用课程,以培养具有专才和通才素质的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56个民族团结友爱的象征,是我国民族工作的窗口。她是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为主干,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现已成为中国民族问题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中心,在国家高等教育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创办以来,在学校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始终坚持和发扬民族性,突出民族特色。新闻专业创办伊始,就有明确的宗旨和任务,为56个民族培养德才兼备的新闻人才。与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新闻院、系、专业不同的是,学生在校学习4年后,有相当一部分要回到民族地区去发展和繁荣当地的民族新闻事业。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的宗旨和任务也就决定了该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都必须根据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更不能照搬其他大学新闻院系、专业的现成经验。
中央民族学院新闻专业,自198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根据当时形势,挂靠民族学硕士点,招收攻读民族报刊研究方向的学生。民族新闻研究在民族大学具有开拓性质,犹如在处女地里耕耘。但作为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民大进行这门学科的研究,较其他院校有先天的优势。如前所述,中央民大是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先后开设过藏语、彝语、纳西语、景颇语、傈僳语、拉祜语、哈尼语、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黎语、苗语、瑶语、蒙古语、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满语、朝鲜语等20多个语言专业。民族学、民族语文、民族历史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众多的学者、专家、教授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个优势是其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所不具备的。它为研究生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数量与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先后开设了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概论、民族摄影学、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业务研究、影视民族学等课程。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为重点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的历史沿革、兴起、发展、繁荣的演变规律及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评价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历史贡献。配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以上著作作者为白润生)、《民族新闻纵横谈》(作者马树勋)等公开出版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概论,探讨和研究民族新闻学的基础理论,主要讲授民族新闻研究的对象、民族新闻的地位、民族新闻的共性、民族新闻的内容和重点、民族新闻采编的几个基本问题、民族新闻的写作特点、民族新闻事业概况(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少数民族语文新闻媒介的特点和发展、民族新闻在改革开放中的实践、民族新闻工作专业人员的培养等几个问题。配有《民族新闻学导论》(白克信、蒙应著)、《民族新闻研究与实践》(理论、探索、思考)第一卷(余正生主编,内部发行)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民族摄影学是民族学与摄影学的交叉学科,它在大学本科已有民族学和初步掌握摄影技术的基础上,主要研究摄影的特征、规律、技法和手法,即如何运用摄影的造型技巧,深刻而又生动、完美、艺术地表现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生活习俗、服饰工艺、节庆游艺(包括体育、舞蹈、节日活动等)及地域风光等。学习民族摄影学,将更好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形象地体现各民族团结、平等、发展的思想,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展示他们的精神风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门课一直由著名摄影艺术家、理论家龙熹祖先生授课。他时任中央民族大学图象研究所所长。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业务研究,主要内容是民族新闻和民族地区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特点与基本要求、方法与技能,以及编辑、出版、发行业务的特点和规律,技能训练与提高,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配有《民族新闻探索》《民族地区采访经验谈》(以上著作作者马树勋)和《民族新闻研究与实践》(作品、评述、报人)第一卷(余正生主编,内部发行)等教材与参考书目。
影视民族学现统称影视人类学。它是在人类学和电影学电视学基础上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这门课融该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训练为一体,是民族学、新闻学、电影电视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主要内容有影视人类学的概念、特征、发展历史、人类学片的摄影、影视人类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等专业理论与知识。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还要安排人类学片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参考教材是1989年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影视民族学》,作者是美国的卡尔海德,译者是田广、王红。多年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原馆长、中央民族大学周报前主编李德君研究员为本书的中译本作序,并且是该书的特邀责任编辑。他为研究生讲授这门课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影视人类学的专家在该校不止李先生一人,此外还有庄孔韶教授、张海洋教授等,他们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他们在这个领域里的影响蜚声海内外。
办学层次的提高,促进民族新闻学的创立与发展。民族新闻研究成果相继问世,有的著作和论文在新闻学术界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获得了教育部和北京市的优秀成果奖。
研究生教育从1989年算起到2001年已有10余年了。五届毕业生人数达13人,⑥其硕士论文多已公开发表。这两年还有来自新华社、北京经济报等单位的3名在职研究生通过了国家考试获得了学位。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承认。1997年《新疆新闻界》第4期封三以《我国民族新闻研究人才的摇篮》为题,发表6幅新闻照片予以报道。
到2000年经过反复论证,被北京市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这进一步说明在全国各新闻教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与帮助下,中央民族大学以民族新闻研究为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2年执行学院建制,新闻专业归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领导,从1984年到2014年已创立30周年了。当前新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倡导知行并重,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体系,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路径,培养学生具有较为宽广的人文素质和社会科学基础,为其奠定终身教育与发展的基础。2004年学院增设广告学本科专业。教师(新闻学15人,广告学16人)31人,正高3人;副高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教师总数的52.38%。2014年在校本科生454人,硕士研究生83人(新闻学61人,传播学22人)。硕士生导师11人(新闻学5人;传播学6人)。2012年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逐步形成了与中国语言文学、民俗学齐头并进的学科布局。
新闻学本科专业主要为全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宽广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视野,掌握新闻传播学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新闻职业精神,能够在新闻、宣传、出版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记者、编辑、宣传、策划、经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自198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新闻学专业在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领域成绩卓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中国当代新闻史专题研究、新闻基础理论研究、媒介批评、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新闻法与媒介伦理研究、民族新闻专题研究、电视编创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富有特色的学术成果。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到2014年,新闻学科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出版专著近20部,在权威和核心期刊40多篇。全国第一个由国家主管部门(民政部)批准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学术团体,全国性的二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本学科。
原为新闻学二级学科的传播学专业,自2012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正在形成以中外传播史论(含少数民族新闻史论)、传播学基础理论为先导,广播电视研究、广告传播研究为支撑,跨文化和民族文化创意传播研究为特色,辐射人类传播研究、社会传播研究等新兴、交叉研究领域的学科架构。出版有影响的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30年来,新闻传播学专业为全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术研究、教育教学、新闻媒体、宣传企划、行政管理等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大多毕业生成长为新闻界的精英,获得了包括范长江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和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在内的众多奖项。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在90%以上。
摄影作为爱好,在国内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但是什么是纪实摄影,很多人对这个概念还很陌生,简单地讲,纪实摄影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素材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其所包含的人道主义精神,始终保持着一种对人性的关注。
孩童时的梦想指引着明晔的人生选择。喜欢看杂志是明晔打小时候开始的爱好,“我非常想成为杂志的编辑,当时也不懂这个职业怎么做。”明晔说,家人在帮她规划人生的时候,也建议她从自己的兴趣出发。
初来乍到的这段时间对刚刚高中毕业明晔来说并不容易,她本科就读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新闻,辅修的是艺术系的摄影,进入校报,明晔先从摄影开始做起,“因为当时自己的英语不是太好。”从编辑到摄影师,梦想发生了些许偏移,本科毕业之后明晔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从课程到课外活动的选择,都和摄影相关。“哥大新闻学院摄影那块不是很强,像很多州立大学的摄影系反而很强,他们从本科四年开始念,能积攒起来很多的经验,像我的研究生课程压得很紧,只能选一两门摄影课,学不出来”明晔说。但是对摄影的挚爱,也让她选择了《时代》周刊图片编辑和撰稿人的工作,负责网站的摄影版块lightbox。
摄影的路并不一帆风顺,“现在美国的摄影行业非常的饱和,很难做摄影师。”明晔说,虽然并没有做成摄影师,明晔还是很喜欢《时代》的工作,“我也很喜欢别的方向的工作,比如编辑和策展。”明晔说。人生就是如此充满选择,始于梦想,却不囿于梦想。
通过对国内和国外摄影现状的了解,明晔越来越发现了二者之间的差别和差距,特别是在新闻纪实摄影上。“国内大部分摄影人都是摄影爱好者,都喜欢拍风光,人文也属于扫街,在马路上拍,不太会了解他们的生活,从摄影角度来说,更像是丰富自己生活的爱好,”明晔说。在《时代》周刊,明晔的主要工作就是关于纪实摄影,“我做的摄影更多的是一种新闻,有更多的社会价值在里面,现在我们做的公众号,想多推出纪实摄影类的作品,让大家看到照片在除了风光,在好看之外,有新闻价值,有社会价值,可以补充内心缺乏的东西,可以让你知道没有接触过的人,让你去了解他们的生活。”
明晔一直对国内的摄影师很关注。去年12月,明晔在她管理的栏目刊登了合肥街头摄影师刘涛的作品。“刘涛是一个供水厂的抄表工,因为热爱摄影,工作之余每天都要拍摄市井众生相,乍看是很幽默诙谐,但是实际上体现了他对社会上的一些事情的思考,特别是他的故事非常吸引人。”明晔本来以为圣诞氛围中的美国人不会太关注,没想到却有了过百万的访问量,成为当年最火的图集之一。“做中国和世界沟通的桥梁”,这件事更加笃定了明晔的职业理想。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通过做新闻纪实摄影师来养家糊口,都很难,但是国内的摄影市场还没有达到一个市场化的竞争状态。“在美国都是自由撰稿,要非常会推销自己,竞争意识很强,比如像建立个人网站,但是我想搜中国摄影师的东西就搜不到,或者是搜到一个很差的网站,编辑得也不怎么样,所以感觉摄影师对自己的推销上很不够,国外的摄影师都做得特别好,如果你接不到活你就吃不上饭了。”明哗说。如何为国内的纪实摄影的发展出一份力,一直是明晔思考的事情。
“中国的摄影文化需要一个多元化,还是看的东西少。”发现了这一点的明晔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从妍一起开了名为“远近摄影手记”的微信公众号。“远和近是对焦前的必经过程,也代表在国内外工作生活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角。”这是公众号的简介。创办两个月来,公众号已经有1000多个关注,其中很多是国内新闻、艺术摄影类的编辑和知名摄影师。
“远近摄影手记”公众号的开办主要有两个主要目的,一个是把外国比较前卫的纪实摄影介绍到国内来,第二个想把这个平台做起来,有观众了以后,希望把中国这些年轻的纪实摄影师聚集起来,给他们介绍一些经验,“比如怎么和国外媒体合作,怎么和国外编辑联系,我觉得跟国外编辑沟通就有一个沟通的艺术在里面,你什么时候给他发邮件,你发邮件的时候说什么,你用几句话把你的故事说明白了,你照片发多少张,”明晔说。“把他们推广到国外去,我们想去做这个中间人。”
除此之外,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不畅,也导致了外媒对中国的了解很片面,摄影作为一种影像传播特别重要。“国外的媒体和公众有时候觉得很了解中国了,但是依然非常片面。我们希望找到更多的中国摄影师,以他们自己的角度介绍中国。”明晔介绍。
对于这件事,“慢慢来吧。”明晔并没有宏大的蓝图,这也是因为国内大众对纪实摄影的意义和价值不了解。“他们不了解纪实摄影师的工作,还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不知道摄影还可以这么做,摄影还有这种价值,也是想慢慢让他们看一些作品。”明晔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传媒业竞争态势的凸显,新闻类仪器设备的作用越发表现出来,这要求高等学府的新闻专业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认识上统一起来,行动上推进下去,在设备采购与管理、教学与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去研究对策,为提升高校新闻专业综合教学质量,提高新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的新闻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有很强的专业性、针对性、新闻性和现实性,特别是新闻专业有摄影、摄像等内容课程,有关于新闻采访和编辑的内容,具有一定特殊性,特别是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相当重要,因此,认识到新闻专业的特殊性,抓好新闻类仪器设备采购和管理就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比如新闻摄影,作为形象宣传报道的重要手段,在报纸上和新闻媒体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近几年来,从全国各地报纸运用新闻照片的情况来看,新闻摄影报道在报纸上的“主角地位”越来越突出,这是“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思想的具体体现,比如很多媒体设立了新闻视觉中心,为的就是专题搞好新闻摄影。而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报纸的摄影报道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摄影图片一般用来配文字稿,用来装饰版面,有时只能占邮票大小的一块版面。上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新闻摄影理论家、新闻工作者和领导者先后提出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等办报新理念,一些报社的新闻工作者也呼吁要求“让新闻图片在版面上唱主角”“多让读者面对形象读新闻”“像抓文字报道那样抓新闻摄影”……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新闻摄影作品开始上头条,新闻摄影作品向整版拓展,摄影报道实现系列化,新闻摄影专版也以各种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新闻照片在版面使用上实现了篇幅大、数量多、位置显赫的格局。新闻摄影的主角地位开始得到了确认。这为新闻专业开设相关的摄影课程,并为新上各种相关的仪器设备提供了现实背景。一般来说,高校是开展新闻教学、新闻科研的基地,也是新闻类尖端设备和高水平人才集中的地方,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新闻类大型仪器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新闻类大型仪器设备的高技术含量也不断增强。使用好现有的新闻类大型仪器设备,有利于促进高等学府新闻教育提上一个更高层次。
然而,在我国高校新闻专业传统实验教学内容上,往往以验证性和演示性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不足,学科前沿的实验就更少,更不用说使用大型仪器设备来进行新闻教学了,导致新闻类仪器设备上得少、质量差,在教学上也没有形成一套规范。同时,传统的相关实验枯燥无味,培养的新闻专业学生很难具有创新思维,很难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当前的新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对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课程结构予以优化,改变以往验证性、演示性实验为主的状况,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以此,从根本上和制度上解决对新闻类仪器重视不够的问题。
新闻专业的所需要的教学设备实际上很多的,比如单反相机,摄像机,演播室灯光及演播厅灯光系统,各种演播室、演播厅灯光配套器材,播音员提词器,摄像机电池及摄像机电池充电器,摄录一体化新闻摄灯(又名新闻采访灯、新闻灯、电瓶灯),嵌入式冷光灯,视频会议室灯具,等等。这些仪器设备的优劣,以及在新闻教学中的运用,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专业教学质量的高低,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摄影灯,对于新手和刚进入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新闻类摄像机配件。这也是由于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摄影灯太少,而且加上传统摄影灯使用较繁琐,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其实,摄影灯在拍摄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电视拍摄设备所能接受的对比度和最低照度是有限的,因此在白天被摄体光线不足或光比大时需要补光,而在夜间户外场景下,有了摄影灯,可以扩展数码摄像机的使用范围,而不受光线的局限。
总结起来,当前,新闻专业学生在新闻学习和媒体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比如,新闻类仪器设备质量不高、种类不多,学生的操作技术不过硬,新闻敏感性低,对摄影摄像作品捕捉不够,镜头感不强等,这都影响着新闻专业学生新闻操作能力特别是摄影摄像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着新闻表现能力的提高。
而在新闻教学方面受到的影响则更为普遍。有的连基本的仪器设备都没有,有的几个人共用一台,有的则是劣质的或者功能很少的设备。在一些高等学校新闻专业,有些大型仪器设备只有部分老师会使用,这些老师没有使用大型仪器设备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仪器设备就会被闲置,不但不能达到高等教育发展科学的职能,还会使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得不到保证。
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制约了新闻类仪器设备的普及,约束了新闻类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新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数量和资产量迅猛增长的今天,如何使大型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挥教学、科研及服务的整体职能,是一个重大问题。
一是新闻类仪器设备采购与管理需要与时俱进。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重视仪器设备在新闻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的重要作用,在政策、投资、人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要搞好相关市场调查摸底,把市场最实用、学生最急用、教学最需要的仪器设备如单反相机采购回来,满足新闻教学的需要。
二是要多渠道解决新闻类仪器设备维护费用的问题。由于新闻类大型仪器设备(如先进的摄影系统)的价值高,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需要一定的经费。但由于高校经费紧张,安排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经费较少,使得教学、科研无力使用贵重仪器设备。然而,在我国一些高校,开展大型仪器设备对社会的有偿服务,开辟了新的经费渠道,有力推动了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进而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投资效率。有关高校可以解放思想,开拓大型仪器设备的社会服务功能,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出租、合作等形式,以保障相关经费来源。
三是要在教学上高度重视,从制度上保障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新闻仪器设备方面学到真知识,能真正学会操作,学会演练,学会用现代化的新闻仪器设备投入到实战中,以各种形式表现所见所闻,为我国的新闻学事业贡献力量。
对于新闻摄影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数字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为新闻摄影带来了便捷高效的同时,也为新闻照片造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美国《洛杉矶》摄影记者布赖恩・瓦尔斯基的“伊拉克军人与难民”照片造假到我国近几年的刘羚羊、张白鸽、周老虎等假照片事件,新闻照片造假频繁出现,使得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遭到了广泛的质疑。如何维护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已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真实是新闻摄影必须坚守的准则,无论时代如何进步,技术如何发展,新闻摄影最本质的纪实功能都是不会改变的。
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真实确凿,它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摄影具有纪实性,能借助摄影器材和光线把被摄对象的形态逼真的记录下来。新闻摄影将摄影技术的纪实性与新闻的纪实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他更应该是纪实的,他的形象必须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必须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和事物的本质。在新闻摄影实践中,纪实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拍摄环节真实要求拍摄的新闻事实要真实,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拍摄的对象应该是新闻事物的当事人,不能用“替身”;拍摄的地点要真实,事情在哪里发生就在哪里拍摄,不能人为造景,也不能更换场地;拍摄的态度应客观公正,避免个人喜好、情感等倾向,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数字摄影技术的发展为新闻图片造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以前胶片时代的造假非常繁琐,对摄影师的暗房技术要求很高,而现在只要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技术,在电脑上就可以轻松的对照片进行移花接木。在这种情况下,真实性成了摆在每个新闻摄影者面前的道德课题。作为新闻照片,应只限于对色调、对比度等进行少许优化,不可过多的进行修改,有意篡改图片中的人物形象、更改图片内容更是不允许的。
摄影记者为新闻照片编写说明词的时候,没有人在一旁监督,也没有具体的尺度去把握说明词的真实性,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写作的弹性比较大。此时如果缺乏客观的态度,个人情感把握不当或者调查不够深入,其词语的表达就会出现偏差。有些记者甚至在编写说明词的时候会故意扩大、歪曲事实。即使一张新闻照片在拍摄和制作环节都是真实的,但是配上虚假的说明词,就会使人们对于照片的理解出现偏差。为避免失实,新闻照片的说明词要保证在时间、地点、人物、过程以及结果五个方面的说明都要客观真实。
胶片摄影时代的照片造假形式主要通过暗房的拼贴、叠印、涂红等处理工作完成。这些造假工作需要在传统暗房进行操作,受到传统暗房技术的制约,难度较大,耗时很长,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摄影者的造假行为。因此,胶片时代的照片造假更多是发生在拍摄的环节,例如摆拍等行为。但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照片制作技术突破了瓶颈。以前在传统暗房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才能达到的效果,在数字摄影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已变得轻而易举。只要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技术,就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对照片的曝光、对比度、色彩等进行调整,还可根据需要,随意对画面内容删减、增加、移花接木甚至无中生有。造假技术的便捷性,使得新闻假照片层出不穷。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媒介的运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资金的来源打破了国家计划拨款的计划经济模式,改为主要通过广告费自筹资金。在巨大的利润的诱惑下,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每天接触到海量的信息,在高密度、快节奏的新闻图片蜂拥而至的时候,读图成为了日常的消遣,人们越来越缺乏耐心去探究新闻的深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导致部分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图片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淡化了对真实性的要求,忽视了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导致假照片的生成。
从机制上看,中国的新闻摄影仍是一个没有职业标准和伦理道德标准的领域。时至今日,新闻界和法律界呼唤了很多年的《新闻法》还没有制定出台,对于新闻从业者的法律惩处更多的是针对新闻侵犯了公民与法人的名誉权以及肖像权的问题上。对新闻造假者的处罚规定仅有1999年新闻出版总署的《报刊刊登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200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公安部联合《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行业法规,约束力不强,且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在外在的约束机制如此薄弱的情况下,依靠个人道德进行自律来遏制新闻照片造假行为无异于痴人说梦。在本该接受惩处的造假者名利兼收,坚守新闻道德的从业者却默默无闻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内心的信念很可能动摇,继而加入到造假者的洪流当中去。大多数的人们在进行选择时,都会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想法。这几年不乏假照片显形,造假者被口诛笔伐的事件,但是后来者仍然前赴后继,闹剧频繁出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造假所获得的利益超出了需要付出的代价,造假者才会这么胆大妄为。
近三十年来,中国大学经历了市场化、国际化、产业化三大高潮,大学的理念越来越混乱,大学不再精心培养能独立思考“人”,而热衷于培养“就业员”。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学校与学生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更好的就业,而不是如何更好的学习。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过分的强调了摄影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新闻伦理道德的系统教育。当前的摄影记者绝大多数都在学校接受过新闻摄影的教育,是“科班”出身,但是新闻造假还是如此泛滥、屡禁不绝,除了上述三个原因外,新闻道德教育的缺失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现有法律对于新闻从业者的惩处多是根据民法与刑法的规定,对新闻侵犯了公民与法人的名誉权、肖像权等的违法行为进行惩处,对于新闻造假行为的约束仅有几个行业法规。法律具有最为严厉的约束力,为了在法律的层面上更好的约束新闻造假行为,应尽快制定出台《新闻法》,明确新闻造假行为的违法构成以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近几年,国内不断有摄影记者因为照片造假被发现继而被报社解聘的事件发生,但是也不乏有不了了之的结果出现。在国外,一旦发现新闻从业者有意造假,除了被报社解聘外,其个人诚信也会遭受严重的质疑,无法再在新闻界立足,其所在媒体的公信力也会受到影响。相对于外国对新闻造假行为的处罚,我国的处罚力度要轻微的多。当然,我国也有因照片造假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的摄影记者,2008年,轰动一时的“藏羚羊”照片造假事件以刘为强承认造假,被收回所获奖项,失去工作,图片被五大网站封杀,央视国际网站就其获奖事件发表道歉信结束。但是,这种处罚结果只针对于个案,并没有形成行业的统一规则,导致我国对于新闻照片造假行为的处罚轻重不一,结果不同的情况屡有发生。所以,各个媒体应该统一共识,建立一个行业的统一规则,明确新闻照片造假行为所要承担的后果,统一适用于所有造假者。2008年3月18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关于维护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的有关措施》出台,就是一项重大的进步。
对于新闻照片不能进行内容的增减等违背真实性原则的修改已经是业内公认的规矩,但是对于照片的亮度、对比度、色彩的修改程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且有关媒体与各项摄影大赛对于新闻照片的处理限制往往没有明确说明,以致有的造假者被发现之后,辩解的理由就是事前并不清楚可以修改的程度,这其中也不乏对照片内容进行增减的造假者。这种理由虽然幼稚可笑,但是相关机构缺乏明确的标准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需要制定新闻照片的处理规则,明确可以修改的程度与范围,并进行明确说明。
制定出新闻照片的处理规则之后,照片的投稿审查制度也要进行相应的完善。各个媒体应该要求摄影记者提供RAW格式的照片,各个摄影比赛也应设立专门的技术团队,对入围的摄影作品进行真实性审查,并在评选结果最终公布之前对作品予以公式,接受监督。社会心态浮躁,很多摄影人渴望一夕成名的机会,各个摄影比赛便成为最好最快的途径,照片造假事件在比赛中屡有出现,这与审查制度不严格是息息相关的,以致有的摄影人存在侥幸心理。照片造假在结果公布出来之后才被发现,这不仅使人们对比赛的严谨性产生质疑,还会降低比赛的公信力。因此,应该完善投稿审查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假照片的出现。
网络的力量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从几年前的“周老虎”、“刘羚羊”到今年的金像奖造假事件,都是由网络公民率先发现、坚持不懈,让事情水落石出。在最为轰动的“周老虎”打假事件中,从最初零落的声音到由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组成的打假团队联合打假,在确凿的事实面前,陕西省林业厅不得不向公众致歉,网络公民的监督力量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行业协会应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接受群众对于新闻照片造假的举报,整合网络力量,调查造假事件,公布调查结果。监督机构应建立一整套工作机制,整个事件调查过程须公开、透明,在监督的同时也接受监督,这样才能够真实有效利用自身的条件整合引导网络的力量,使事情更快速、更有效地得到解决。相信在无坚不摧的网络面前,任何造假者都将无所遁形。
[1]李培林.主编.当代新闻摄影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58―263
[3]莫文.“照片造假”与新闻摄影的自律他律[J].新闻爱好者,2010,4:79―80
[4]曹文星.对数字时代新闻摄影造假的分析和防范[J].中国科技教育,2010,4:107―109
[6]刘赘.浅析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影响及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26(3):59―62
本专业是国内独立高校中开设较早、为数不多的摄影本科专业之一。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广泛的艺术与科学文化知识修养,具备摄影、摄像、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图像处理的能力,能在新闻宣传、报社、广告、电视、学校及党政企事业单位从事摄影艺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专业课程围绕艺术基础教育、计算机图形处理、影视摄影、摄影基础四大体系设置课程。专业自选课程分为新闻摄影、影视、广告摄影、人像摄影四个方向。主要课程有:美术基础、摄影基础、黑白摄影、彩色摄影、人物、风光、新闻、广告摄影、影视编导、影视后期制作、数字摄影与计算机图形处理等,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摄影专业依托于安徽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并定期邀请国内摄影家以及安徽师范大学高职称摄影专业教师来我院任课、讲学。
摄影专业具有较好的教学实验设备,拥有教学实验基地、影棚500m2、暗房1000m2,影视演播室1000m2,计算机房300m2,配置有世界先进的摄影摄像及计算机设备。
摄影专业2015年拟在安徽省计划招生80名,最终计划按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计划数执行。
摄影专业考试科目为:《设计》(100分,占40%)、《速写》(100分,占30%)和《摄影作品分析》(100分,占30%)。
《设计》、《速写》两门课以中学现行美术教材为主要考试范围,《摄影作品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摄影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专业考试成绩=《设计》×40%+《速写》×30%+《摄影作品分析》×30%。专业考试总分相同时,以单科成绩分数高低排序,单科排列顺序是《设计》、《速写》、《摄影作品分析》。
2、时间安排:报考我院摄影专业的考生须于2015年3月6日(暂定)到我院视觉艺术系报到,领取摄影专业准考证及考场安排表。考生自带画具器皿,食宿自理。
3、考试时间:2015年3月7日(暂定,不与省外校考时间冲突),各科目时间安排如下,《设计》:上午9:00-12:00;《摄影作品分析》:下午2:00-3:00;《速写》:下午3:15-4:15。
考生须按省考试院的相关要求,办理文化课考试报名手续,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2、录取原则: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安徽省艺术类文化课分数本科最低控制线,由我院根据考生所填志愿,按我院校考专业成绩排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j9九游会j9九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