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新闻摄影圆桌研讨
主持人:本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参评作品共计2000余幅(组),初评评选出28幅(组),最终获奖作品11幅(组)。从整体看,如何评价本届参评作品的整体情况?
徐晓民:从整体看,本届参评作品体现了时代特色,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关注点涵盖国内外时政、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作品价值取向积极向上,汇聚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观,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获奖作品有几个特点值得关注:一、聚焦重大题材的作品较多,大多来源于火热的生活。从《2018年开训动员》到《南粤水灾》均为反映重大题材的摄影作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面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情感。二、获奖作品对事物的观察非常细腻,捕捉能力强。《武汉上空定格奇景》画面中,一架民航客机从正在发生日偏食的太阳中间飞过。拍摄者经过精心准备,捕捉到这个瞬间,体现摄影记者的功力。三、这届获奖作品用摄影语言讲述故事,细节独特,有很强的代入感。组图逻辑性强,层次分明,依次递进,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等奖《传递光明》通过一组简洁的图片,传递出一种温暖的力量。医生双手捂脸的镜头,触动人心。角膜和虹膜分离的图片,引人注目。《高空救人》构图有创意,俯拍带来的视觉效果非常震撼,让读者身临其境,描绘出现场的紧张氛围。
主持人:本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初评的评选标准是怎样的?今年的评选标准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新变化?
李 楠:新闻摄影强调新闻性与视觉性的高度结合,同时鼓励独到的眼光、创新的手法、个性的风格。新闻摄影必须基于事实,但并不意味着在摄影语言表达上要千人一面。越来越重视专业上的大胆突破,可能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变化。
主持人:在初评过程中,哪些摄影作品比较吸引您?哪些作品受到评委们的一致关注?为什么?
李 炜:纵观这些获奖之作,让我印记最深的莫过于那一道道穿透心灵的“眼眸”。
其一,难忘那双充满爱之光芒的明眸。当生命行将走到终点的谢女士做眼角膜捐献时,我们读到了人性的无私与伟大。一等奖组照《传递光明》以简洁的镜头,讲述了一幕人间大爱。十多个小时跟拍眼角膜获取、移植的全过程,从捐献者家属的送别到医生缅怀逝者再到6岁女孩两眼蒙纱的期待,当带着体温的眼角膜在聚光灯下独立成像,那份晶透灵动的光亮,仿佛带着泪光和笑意,完成一次死与生的光明接力。
其二,难忘那种饱含憧憬的坚毅眼神。组照《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讲述了脱贫攻坚的故事。海拔3000多米的大凉山,气温零下十多度,彝族9岁男孩吉觉吉竹背着1岁多的弟弟,在雪地里一路滚爬下山,他们的妈妈背着一大筐家什紧随其后,这是大山里贫困户易地搬迁的一幕。9岁的山里娃,只知道山下那边会是另一个亮堂的世界,他双手扶地,裤腿沾满泥雪,脸庞红扑扑,眼神笃定坚毅,不时安慰小弟弟不哭,小小男子汉的坚强和哥俩情深令人动容。搬家、下山,学校、新房,孩子心中燃烧着满满的希望。
其三,难忘那对惶恐悲怜的狐狸眼。保护野生动物已是人人共知,然而,二等奖新闻图片《请放野生动物一条生路》令人揪心不已:一只前腿拖着钢铁套环兽夹的狐狸,在戈壁雪地中痛苦哀嚎艰难逃生,阳光映射着它金黄色的皮毛,四肢站立俨然如囚徒,回头警惕地望向记者的镜头,眼睛里充满恐惧,夹杂着乞求和仇愤,似乎在说“为什么让我受到伤害”?
澄澈的眼睛映射纯净的心灵。眼与眼的对望,是对每一位摄影记者心灵的碰撞与拷问。
徐晓民:在初评过程中,导致作品落选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一、图片缺少感染力,影像语言较浅显,缺少韵味,如同“白开水”的图片无法打动评委。图片要讲温度,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尤其要捕捉到生动的细节,照片讲究在画面之外蕴含多层次表达。二、图片一见面,似曾相识,视觉冲击力、差异度不够,这样很难吸引评委。部分作品评委看了第一眼就排除掉了。三、图片技术水准不高,画面杂乱,不简洁,没有美感。四、缺乏创新,例如角度不新颖等等,也是落选的原因。
主持人:通过本届新闻奖摄影作品评选,您看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感受和思考?
李 楠:坦率地说,有不少参评作品表现手法老套,立意不高,仅仅停留在拍摄现场,记录表象,缺乏思考和深度。当下的新闻报道早已不是采集信息就能满足。通俗点讲,采集信息是“路人甲”就能完成的事情,新闻记者的专业性一定体现在对信息的分析和判断上,有观点的报道,有立场的照片,才是新闻摄影真正的生命力所在。
这对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前所未有。一方面,记者和公众一样,身处信息泛滥的洪流,身份带来的优势日渐消减,压力与日俱增:现实中不断翻转的真相要求记者具备更强大的能力与更纯粹的心态;另一方面,记者必须先人一步更新自我、完成转型,以最快速度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理念策略和运作方式。这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任务。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无法回避的考验,只能迎难而上;而机遇,就在其中。
主持人:本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参评作品2000余件,初评评选出28幅(组),最终获奖作品11幅(组)。您认为,这些脱颖而出的作品有哪些可取之处?
吴晓凌:今年新闻摄影获奖作品整体不以题材重大取胜,展现了记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选择和驾驭新闻的能力,体现了摄影的力量,关怀的力量。相信这对在基层工作的摄影记者有莫大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所有作品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传递光明》和《思念的幸福》两个组照。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从悲剧中发现善良、温暖和希望。通过真诚相待,取得拍摄对象信任,专题才得以实现。两名记者并非旁观者和攫取者,在拍摄过程中,他们或签署了眼角膜捐献志愿书,或为英雄母亲分娩联系医院,这些都在技巧之外,让各自的作品更加完整。
主持人:本届参评摄影作品题材多样,就您感兴趣的题材而言,您对摄影记者有什么建议?
吴晓凌:在拍摄前要多思考,不仅是摄影技术上如何表现与再现,更需推敲如何小中见大主旨,大中见小细节。好主题就是成功的一半,《中国工厂在非洲》在有限的采访时间里,主要通过一个鞋厂,使一带一路、中非友好、合作共赢的抽象概念得以具象展现。航拍是目前比较热门的拍摄方式,在熟练掌握操控技能同时,需要考虑如何与新闻内容有机结合。获奖作品《高空救人》可称典范,达到“大炮上刺刀”的程度。俯瞰的冲击视角,为营救瞬间加分,而不抢戏。
主持人:就采编思路而言,对组照参赛作品您有什么建议?对单幅参赛作品,您有何建议?
徐晓民:就采编思路而言,对组照作品,我建议:一、讲好故事,体现出层次。一幅图片讲述一个情节,多幅照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组照要表达思想和情感,图与图之间要有内在联系,层次关系要明晰。二、要选好主题,有创意。新闻照片要与时代同频共振。组照要体现出记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三、采访要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素材,才能捕捉到独特细节。组照就像戏剧一样,要有高潮,要有吸引读者的独特画面。四、组照要选最有说服力的图片来表达主题,画面简洁,不能庞杂,只有这样,主题才能清晰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对单幅参赛作品,我建议:一、首先画面要独具特色,有冲击力,第一眼就吸引住读者,要求图片“冒着热气”。二、在画面之外,图片要有意蕴。就是说,画面里要饱含思想和情感,而不仅仅是画面。三、敢于创新。从构图到用光,都要有创意。图片有了创意,就会有别样的感觉,提升照片的层次。
吴晓凌:文章不是书法作品,不是由美丽的字组成,而是由美丽的思想、语句组成。摄影亦是如此。不同的话、不同的事、不同的照片放在一起,传达出形散神不散的统一思想。就组照而言,表达同一意思的多张照片无论多么精彩、难以割舍,最终也只能选一张。图与图由思想和逻辑衔接,甚至还能起到情绪、语气或标点符号的作用。传统的组照像八股文,现在的组照没那么死板。比如重复也可以加强主题。巧妙构思也很重要。赵青获得过荷赛体育类奖项,他甚至没有进入赛场,拍的是电视上的奥运。组照也需要长期关注和经营,投入精力多寡,出来的作品不一样。对于单幅作品的所谓绝片,更没有统一标准。我的一个标准是“无法重复”,即使拍摄者本人也无法重复。否则,形式再完美,也只是不断上演的舞台剧照。另一个标准是情感含量。新闻摄影里,时间比空间重要,爱比美重要。
李 楠:组照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要根据对象的内在逻辑和摄影的视觉规律去设置一个完整的语义系统。有很多作品没经过专业图片编辑,或者说,对图片编辑依然非常不重视。这是一种必须改变的现象。在这个时代,还认为摄影仅仅关乎可见画面就太落后了。事实上,没有经过编辑的照片只是一堆无序的材料,不是真正的作品,更不用说获奖了。
单幅照片体现摄影记者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考验记者提炼视觉形象的水平。高明的记者善于以简洁的画面表达丰富的关系,这看似矛盾的做法,恰恰是摄影的奥妙。许多单幅照片充斥着杂乱的视觉元素,却没有建立一个有意义的关系,令人叹息。
此外,摄影记者一定要写好文字,无论是标题还是图说,在准确之外可以更加生动、隽永、耐人寻味。因为文字是新闻摄影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 炜:其一,做家国影像的记录担当。感知时代的脉搏,感知社会的心跳,这是摄影记者的“心学”。无论是《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还是《传递光明》,都有一个共同点:善于在大题材中讲好小故事,善于在大事件中找到“小视角”。前者是以“搬家”为落点,折射山区百姓的脱贫变化,后者见证了逝者的无私大爱和失明者的重见光明,暖心的故事激励更多的人成为眼角膜志愿捐献者。《请放野生动物一条生路》则警示人们——“爱护动物就是爱护人类自身”。
其二,做枕戈待旦的新闻战士。摄影记者于文国说,摄影记者是“24小时的职业状态”,否则会漏掉“大鱼”。《传递光明》的作者是位女记者,从取得新闻线索的那一刻起,便昼夜连续作战、全程跟拍、及时发稿;《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的作者,在冰雪寒冬里与贫困户相伴同行,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多次摔倒又爬起,举相机的手几乎冻得失去知觉。这也恰恰印证了我们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好新闻永远在路上!
其三,做精益求精的艺术匠人。《传递光明》对眼角膜、眼睛的光影运用效果极佳,以直白的视觉语言传递富有感染力的人物情感,同时在拍摄手法上做到了对相关信息的保护屏蔽;《请放野生动物一条生路》展现了摄影师于平中出奇的瞬间捕捉能力,镜头下那只狐狸直视镜头的眼神,以及腿上的兽夹,成为核心视觉焦点,有效地传递出新闻元素,把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持人:身处“万物皆媒”的新媒体时代,对当下新闻摄影的发展和创新,您有哪些感悟和思考?
李 楠:智能化媒体是不可阻挡的方向,也正在成为现实。对于新闻摄影来说,单一陈旧的方式必然会被淘汰,同时媒介融合为视觉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新闻摄影将更多地与其他传播手段融合,以意想不到的新面貌拓宽自身的可能性。摄影记者的知识结构和传播理念必须与时俱进,一专多能会成为趋势。同时,摄影记者要更多地保持冷静与理性,不被表面潮流裹挟,不被复杂现实遮蔽,不被随机利益左右,永远对真相保持敬畏,永远对事业保持热诚,坚守新闻的底线,永不放弃。
李 炜:在“全民摄影”的信息互联时代,高质量、高品位的新闻摄影佳作更显弥足珍贵。“从心出发去摄影”,把责任和机器扛在肩上,去记录传播立体、真实的中国。
吴晓凌:当新艺术形式诞生,整个艺术史就该重新评估。照此逻辑,目前该对新闻摄影重做名词分析:何为新闻?何为摄影?两者并列?或有主从?对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引发的探索和实践,或能为新闻摄影打开新的可能性。逐渐摆脱纸媒版面束缚,摄影该如何利用这次解放?又如何与其他媒体形式结合时保持本心,不卑不亢?未来新闻照片能否标配音频,与动图结合,自动播放?苹果手机拍摄照片能保留一秒前的动态影像很有意思,既提供信息量,也有助解决假照片鉴定。摄影记者可否以(文字、音频、视频)某种方式重新走到前台?“万物皆媒”的新媒体时代,事实重要,观点更重要。除了图片说明,评图能否成为标(选)配?吃鸡蛋的人未必不想听下蛋鸡的感受。目前手机和微单相机生成图像、内部处理的新功能与新闻摄影标准和原则冲突,如像素抖动、机内插值、多底合成、景深合成等,该如何看待?摄影作品和摄影素材有何不同?如何加工?有何禁忌?电视直播商的强势地位、8K视频信号,未来会给体育摄影带来怎样的冲击和机遇?
主持人:新传播平台、传播形式不断涌现,新闻图片的传播环境发生巨变,此外,短视频等强调视觉阅读的传播载体受到年轻受众青睐,在这种情况下,你对摄影记者有什么建议?
徐晓民:在这种情况下,摄影记者更要提高摄影作品的水平。照相机问世后,绘画艺术仍然生机勃勃。虽然传播环境发生了变化,但只要摄影记者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飞入寻常百姓家,就一定能拍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摄影作品。只要摄影记者不断提升创造力,练就过硬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那么拍出的摄影作品就会有鲜明个性,就是有价值的艺术品,这是视频所不具备的优势。
主持人:您身处与外媒竞争的一线,切身实地感受外媒的新闻照片传播业态,您有哪几点新鲜的从业感受与国内摄影记者分享?国外新闻媒体是如何应对的?
吴晓凌:我的观察未必准确全面。国外媒体摄影更多是呈现形式的变化,照片除了作为简单配图,通常以流媒体、交互式页面方式展示。重要专题的整体设计感很强,由团队合作完成,有完整的叙事结构,而非简单套用多媒体模板。当以摄影为主要线索,图文内容有机结合,文字、视频和图表等的运用较克制。新闻业态的变化对采集端影响不大,万变不离其宗,摄影记者的任务就是提供专业影像供后期加工。新闻现场,记者身兼数职的情况不多见。从操作角度讲,除拍摄专题,在日常报道领域,摄影记者兼顾摄像并不科学,通常导致摄影平庸和视频残缺。
我认为,对新闻摄影而言,摄影记者转而拍摄视频,不算发展创新。它证明的是自我能力,而非摄影价值。诚然,很多创新来自跨界,技能拓展值得提倡,但摄影记者的面目不应过于模糊。无论从行业未来发展,或者受众认可角度观察,新闻摄影的力量和尊严仍在,以发挥照片非线性的瞬间特色为根本,同时借鉴线性讲述优势的探索空间极大。大浪淘沙,无需偏执,不用纠结,热爱就能生存。
组照《传递光明》获奖,得益于《安徽日报》对图片新闻的重视。《安徽日报》设立“江淮新风貌”等图片专栏专版,第一时间以图片方式报道安徽省要闻资讯,磨练记者编辑的业务能力。《安徽日报》要求记者做到“三不”。
一、“不做夹生饭”。记者到基层找寻线索,掌握第一手资料,把工作做细、做熟、做透、做优,体现采访的“实”,突出作品的“新”。摄影记者要与采访对象深入交流,融入采访对象的角色,感动自己,进而感动读者。
2018年3月21日,记者温沁采访安徽省红十字会举办的“春分缅怀诵读会”活动。其间,通过深入采访,她产生了拍摄以器官捐献为主题摄影报道的想法。2018年3月27日深夜,记者温沁得到消息:一名眼角膜捐献者在养老院去世,家属同意拍摄。于是,记者连夜驱车赶往该养老院,经历了从遗体告别到眼角膜摘除、医生将角膜移植至6岁全盲女孩眼睛的全过程,每一个令人动容的画面都摄入镜头,见证了逝者的无私大爱和失明者重见光明的欣喜感恩。
28日上午,记者拍摄完成。随后,编辑从22幅照片中精选了9张照片,选定主打照片,厘清叙事逻辑,并对文字精心打磨。组版人员在中午时间加班设计版面。傍晚例行的编前会上,定于29日在“江淮影像”栏目见报。组照标题从一开始的“逐光之旅”到“为光明传递爱”,再到付印的“传递光明”,不断提炼、升华。
二、“不喝隔夜茶”。《安徽日报》新闻摄影、策划强调“时度效”。记者编辑有线索、选题、策划,就立即实施。
三、“不煮一锅粥”。《安徽日报》图片新闻策划讲求有主题,有思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图片新闻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做到“应时”;围绕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做到“应事”;围绕舆论环境、中心工作做到“应势”;围绕读者兴趣喜好,做到“应市”。
摄影记者也是传递光明的人,让人们看到目力所及之外的世界。这组获得一等奖的照片体现了摄影的独特力量。眼角膜移植的医学概念,捐献的动人故事,浓缩在几张照片中,让人过目难忘。
“一图胜千言”已成陈词滥调,但古人说“君子远庖厨也”,背后的意思很相近。眼睛通向心灵,一件事,“我们知道”和“我们看到”,带来的触动,引发的恻隐和关爱,不一样。
感谢记者用心拍摄这个专题,手法朴素。有时候,技巧是目的的敌人,艺术是新闻的敌人。
组照由点及面的升华结构值得肯定。注意到图片说明中有一句话,“再过三天拆去纱布,女孩就能看见这个百花争妍的春天了”。不知在报纸截稿的局限之外,记者是否继续跟进。即便为保护隐私,从女孩背后拍摄她面对光明世界那一瞬,也会让这个动人故事更加完整。
每当举起相机、摁下快门前,我总会在脑海中“三问”自己。一问:“这个场景有新闻价值吗?”二问:“这个画面能表现出新闻价值吗?”三问:“这个瞬间是最直观、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吗?”快速思考、判断、行动,找出新闻的最大价值、寻找最佳画面,并将这个瞬间定格在相机里,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从2014年开始,我一年中大约有十分之一的时间在拍摄野生动物,候鸟、鹅喉羚、盘羊、野驴等都是我拍摄的对象。
2018年1月8日,克拉玛依市中心城区昆仑路西延段南侧,一只被兽夹夹住前腿的狐狸,逃进戈壁滩的一处洞穴。抵达现场后,我做了几件事:首先与狐狸保持安全距离,确保我不会惊吓到受伤狐狸;其次,找合适机位;第三,选择适合抓拍的相机和镜头,并试拍,以保证拍摄质量。
拍摄、救助受伤动物时,结局往往难以预料,过程充满变数。当时,整个戈壁滩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灌木、乔木密布。受伤狐狸随时可能逃离洞穴。我在心中自问:“这次拍摄能表达新闻主题吗”?能!拍到狐狸和夹在前腿上的兽夹,就能表达主题;“这个瞬间是最直观、最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吗?”是!
我迅速确定拍摄重点:首先要把“兽夹”和“狐狸”两个核心元素拍到;其次,尽量保证画面干净,以确保两个核心元素醒目。
此时,受伤狐狸越来越不安。同时,狐狸藏身的洞穴有十几个“洞口”,怎么拍?我迅速查看现场环境,选择了狐狸最有可能出来的那个大洞口,远远地潜伏下来,端起相机对准洞口方向,开始在洞口及周边快速搜索狐狸身影。
果然,狐狸从洞口出来,以雪地上的杂草为掩护,开始沿斜坡向上“突围”。我不停地“点拍”,但是它的腿和兽夹被草和灌木遮挡。这令我很难捕捉到核心画面。突然,狐狸一个折向,离开杂草区域,向山坡一瘸一拐地逃跑,整个身体一览无余地显露在雪地中,伤腿和夹住腿的兽夹尤为醒目。不仅如此,狐狸在快速移动过程中,还侧过头向我们看了一眼,通过镜头,我看到它那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眼神,心里为之一震。转瞬间,受伤的狐狸向远处跑去,很快就绕过山半腰,消失了。就这样,我拍摄下了它侧过头看我们的瞬间。
这幅作品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就是狐狸那惊恐的眼神、前腿上拖着的兽夹,这个画面和图片标题“请放野生动物一条生路”构成了强烈的互衬,画面之外传达出一种声音。于是,画面就有了背景,画面语言就更加丰富。尤其那狐狸的眼神仿佛在诉说,令人震撼。
保护野生动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小切口,大主题,这是拍摄者的巧妙构思。而且,这幅照片画面简洁,狐狸是画面主体,雪地则成为画面背景,主体更加突出,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就更加堪忧,这样图片的标题“请放野生动物一条生路”就顺理成章,呼之而出。于是,画面主体、背景与图片标题融为一体,从而切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主题中,使图片有了更深层的意蕴。
《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是本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中反映脱贫攻坚主题的组照,作为获奖作者中的非专职摄影记者,我深感有两点启示值得思考:一是宏大主题报道的新闻表达如何用小切口破题,二是媒体融合时代如何锤炼全媒体采集意识和能力。
2018年春节前,新华社广东分社着手做好新春走基层报道。经讨论,此次报道锁定脱贫攻坚主题,深入一线挖掘出鲜活的故事和细节,承载脱贫攻坚的大主题,实现高度、深度和温度的统一。
开展易地搬迁是佛山扶贫工作组在四川凉山的重点工作之一。2月1日,报道组跟随选定的采访对象坐班车前往搬迁前的申果乡达布村旧村。这个村海拔2800米,距离县城80多公里,开车要5个小时,几乎全是颠簸陡峭的山路,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达布村大部分村民已易地搬迁到县城附近。当夜,报道组和村民聊家常,线点多。夜降大雪。半夜记者们纷纷被冻醒。早上起来,发现屋内桶里的水结上厚厚的冰,凿冰取水,放在火塘上烧。之后,我们跟随采访对象下山。
群山苍茫,道路险阻。行走间,我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小孩的哭声,这正是后来获奖图片中呈现的那一幕。它深深震撼着我。
我拿出相机开始拍摄。拍摄难度超乎我的想象。男孩一家习惯了走山路,速度比我快,我跑前跑后不断调整拍摄角度,不断地摔跟头,有几段陡峭的山路我只能直接坐在地上滑下来。等走到山脚平地上时,我的相机上、裤子上都是雪泥,但后背却冒出了汗。
山脚下是申果乡,小男孩一家上了班车。碰巧的是,班车司机是昨天载我们坐车的师傅。他会讲普通话,跟小男孩是远房亲戚,经他“翻译”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小孩一家人是搬家,去易地搬迁后的外公家住,新家由广东佛山援建。
这正是我们期待找寻的故事,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样突然和偶然。第二天,新华社播发了《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图片通稿,采用家次超过992家,成为现象级新闻作品,产生了“镇版刷屏”之效。
这次报道的成功,交织着偶然和必然的诸多因素。回顾新闻摄影史上的经典照片也不难发现,好照片不是策划出来,更不是摆拍出来,更像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然而,看似“偶得”的背后,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必达”,是怀抱热情沉入基层的坚持,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看着9岁半的吉觉吉竹背着1岁半的弟弟在雪中艰难前行的照片,我仿佛能听到他胸中砰砰的心跳声——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好奇与渴望。
扶贫攻坚的主题通过一个9岁小朋友背着弟弟在雪中赶路、车内温情以及在新家中玩耍的瞬间而变得亲切、温馨,甚至把观者带入到吉觉吉竹的心中,感受到他的人生因为扶贫攻坚这一伟大工程而发生的美妙变化!
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去记录的时代变迁——中国14亿人口全面脱贫;这也是一个值得去记录去追踪的好故事:在这个时代变迁中,吉觉吉竹们会拥有怎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