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九游会新闻摄影范文10篇
近年,随着数码影像摄取的普及j9九游会,传输的便捷,摄影在以网络技术为中心的“新媒体时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能量。微博、博客、播客、论坛、即时通讯等以网络为平台,与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介的高度结合,在新闻及信息传播方面表现突出。在许多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多角度、多视点的报道,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关注,掀起了引领时代的风潮。仔细分析,微博时效便捷,短小精悍的基本特征契合了当下的时代需求,其能量巨大,优势明显。
微博新闻摄影的时效性,突出表现在拍摄者在新闻现场随拍随发,受众随即接收,没有事先策划,没有复杂的编辑制作过程,更没有把关人的审查,所以传播快速高效。新闻摄影从拍摄到晒上网,只有短短的几秒、几分钟时间。当事件发生以后,谁刚好碰上并拍了传了是关键。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电梯乘客摔倒,导致人员死伤事件。许多网友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和接收了这一新闻及有关现场图片,“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事故中,微博图片再一次走上前台,微博图片比其它媒体早10多个小时。在新媒体上传播的新闻信息及新闻摄影图片,弥补着传统媒体的滞后及缺位,充当着为公众提供一定的证据和满足公众知晓权等作用。不在乎是否专业,而在乎谁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把照片发到网络上。尤其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微博图片的表现更加突出。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普通公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一按”定格事件,再“一键”上传微博。一旦微博图片,该博主的微博用户,该博主的粉丝都会收到该信息,只要这张图像能激起大家的兴趣,或认为该图片有价值,他们就会转发。这样该图片的受众数量,就会在短时间呈几何倍数增长。微博图像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就像核裂变一样,一个重原子的原子核分裂为两个,两个再分裂为更多,并在分裂中释放出巨大能量,不断扩大传递范围,不断地增加能量。
微博新闻摄影报道往往用“第一人称”,作为“当事人”给受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真实感、体验感。受众对新闻事件现场感同身受,这超越了任何传统媒体新闻摄影图片的报道模式,显示出无法比拟的优势。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新媒体的代表微博新闻摄影报道,新闻要件充分,拍摄者和传播者就是新闻现场的当事人、目击者。在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摄影图片的使用,成为确保新闻信息真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现代人许多知识的来源,已经不仅仅是阅读,更多的是通过“观看”的方式获得的。影像对现实的扁平化呈现,更直接地还原了现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呈现生活世界的图像是在语言和文字之前发生的文化事件。它所揭示的是最根源世界中的景象,是真理原初发生的情形,所以说摄影图像对于语言和文字有着在先的“超越”意义。”
现代社会,人们有了追问事实真相,崇尚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可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对新闻事实的全面客观了解,更利于对事物或事件作出准确判断,从而希望避免局限性的叙述和评价各种新闻事件。新的传播方式,以其方便、快捷、高效、新颖、时尚而极具吸引力,摄影的优势也正在于此。人们不仅仅表现出对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的关心,更多地体现在对发生在身边事件的全新思考。在互联网时代,人人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手机、DV、平板电脑拍照、摄像,为人们提供一个参与和交流的空间。这里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论资排辈,也不论拍照人使用的工具,无需专业技巧,只要自己愿意,就能将身边发生的事,用图片形式记录下来,通过发送帖子、彩信或电子邮件,以最快的速度,将照片、视频到网上与大家分享。这是改写摄影发展史的奇迹。尽管每个人所处的位置角度不同,但大家话语权相对平等,信息来源丰富多元,每个人提供的影像片段,经过网络传播的汇聚整合,最终就可以还原新闻事实相对完整的原貌。
今天,数字技术能将各种传播工具和媒介进行有效整合,使得信息的传播达到了几何数的增长,其中互联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平台除了传统媒体,普通公民也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新闻信息。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胶州路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无数人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当时的情境,并在第一时间上传微博。普通公民是微博新闻报道、新闻摄影的核心力量。公民微博新闻摄影者,在某些重大事件的摄影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作为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线索和有益补充,而且在当今中国的新闻信息传播中,将形成与传统媒体的有机融合,报道质量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和深化。
微博新闻摄影从诞生初,就作为传统媒体的有益补充。微博新闻摄影,往往更关注那些被主流媒体或价值观,有意或无意忽略的一些社会想象和新闻事实,即使是同样的新闻事件,微博新闻摄影所呈现出来的情景或现场,也往往是主流媒体少见的情节、细节或视角。微博新闻摄影更倾向原汁原味,还原事实,见证现场,而较少考虑传统媒体的宣传功能。微博新闻摄影图片的拍摄者,多数没有经过系统摄影学习和训练,拍摄动机、拍摄行为也较简单和直接,他们一心想的是“清楚地拍下所看到的事件和人物”,用图片来佐证自己的微博文字内容的真实性。微博作为新媒体最具有活力的媒介载体,微博新闻往往成为传统媒体的新闻线索,在网络新媒体传播的基础上,通过传统大众传媒的再传播,微博新闻的效应会被进一步放大,往往能够升级为媒体事件。而微博新闻摄影图片也往往是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再报道时的重要影像素材。
【论文摘要】数字时代使新闻摄影产生了飞跃,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如何消除隐患、应对隐患,数字时代给新闻摄影带来了哪些新的要求?文章作了如下阐述。
数字时代使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过去,传统摄影也可把摄影特技运用到新闻摄影中而造成新闻照片失真,但其操作方法复杂,需要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能完成,且经过处理后的照片效果差,加工痕迹明显。而当今的电脑技术不仅能够对照片进行改头换面,甚至可以无中生有,使用PhotoShop这种功能强大的图像编辑软件,在一台普通的电脑上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新闻照片修改得面目全非且天衣无缝。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基本属性,也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摄影记者只有选择拍摄角度的权利,没有变动新闻线年从业经历的《洛杉矶时报》摄影记者布赖恩.瓦尔斯基与3月30日向报社传回一张英军士兵和伊拉克平民的照片,该照片令图片编辑激动不已,因为画面要素和构图等显示是一幅足以竞争普利策奖的作品。时报将它刊登在2003年4月1日头版,但有细心读者将照片放大到一定倍率后发现是合成照片,合成的照片将英军士兵和伊拉克平民的距离拉近,目的是为了改进构图,增加视觉冲击力。此事在世界新闻媒体引起震动。《洛杉矶时报》立即在其网站上刊登更正和道歉声明,并作出了开除布赖恩.瓦尔斯基的决定。又如2004年7月14日,我国西安连续暴雨,地面严重积水,某报记者将拍摄到的照片用PhotoShop软件中的“橡皮图章”修改,结果原来没膝深的水改成了齐腰深的水,“积水”也就变成了“洪灾”。照片经采纳发稿后被芬兰读者在报纸上发现了修改痕迹,芬兰报纸编辑通知了,对照片仔细鉴定后确认其造假,从而将该照片删除,同时通知用户不要使用该照片,此事在我国新闻摄影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这说明新闻照片的真实性不容忽视,数码相机拍摄的新闻照片中任何内容都不能被随意修改。
利于电脑技术制作各种类型的假新闻照片,使得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在数字时代变得十分脆弱,以往新闻照片的“眼见为实”、“以图为证”的权威性和见证性受到了强烈冲击。如果放任这种电脑技术的滥用,将会使新闻摄影失去存在的意义。这绝非危言耸听。
2.1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从以下两方面对所发表的新闻照片进行规范和把关:第一,不绝对排斥对新闻照片进行电脑处理,因为数字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发展和应用已成必然,但运用数字技术对新闻照片作改动应制定一个底线----以不损害新闻的真实性为前提,允许作者为突出新闻主题,对照片的清晰度进行调整,对一些污点、划痕等进行处理。第二,对那些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照片,要加强加大惩处力度。
2.2对那些制造和假新闻照片者,要有相应的法律来进行制裁,使造假者不敢轻举妄动。
2.3利用技术手段规范互联网上的新闻照片。一方面可以运用类似于微软浏览器中关于网站内容分级的软件,对网上的新闻照片进行可信度分级。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发一种程序,对收到的已经过电脑处理的照片进行过滤和提示,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照片的本来面目。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技术的进步,这是应该做得到的。
过去对新闻照片的评价标准是:见报快就是好照片。数字时代,摄影技术已经不再是问题,那么对新闻摄影的新要求则体现在新闻应该在更深内容层面上拓展。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在更高层面以新的视角把握时代脉络,在新闻选题、价值判断和新闻深度等问题上下功夫。数字时代,对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要求。3.1对职业道德的要求
数字技术让作者对影像的改变更容易了,这就对新闻摄影记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责决定了他是公众舆论的代表,他要向社会负责,要遵循新闻规律、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用真诚客观的态度报道新闻,如果我们的新闻摄影记者坚持了道德规范,那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就不会因数字摄影的产生而遭到怀疑。
数字时代对新闻摄影产生的影响,将不仅仅停留在新闻照片的物理形态的改变和传输手段的先进。数字相机和互联网将新闻摄影的时效推向了极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前从事摄影之前那种较长时间的技术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新闻摄影变得越来越强调如何获得信息,如何在新闻现场选取独家角度,如何迅速传递信息等。
数字相机方便了摄影记者,但是比传统底片更多的数字照片只能无序地保存在各种电子储存盘上,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照片和文字信息分离,图片杂乱保存在临时目录下,经常被丢失、删除,这些缺乏管理的照片无法成为媒体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
但是,新闻摄影有其天然优势的同时又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它的局限性。新闻摄影是用形象这种特殊媒介来传播信息的,它所报道的对象不但要有新闻价值,还要具备形象价值。这就决定了它的局限性:有些新闻事实用摄影报道更具说服力,有些却不适合用摄影报道。要充分发挥新闻摄影在报纸中的作用,就要认清它的长处与短处,以做到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比较,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它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了当地给读者提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具体形象,展现出文字报道无法表达的形象信息的魅力。眼见为实,图片对所报道的事实更具说服力,容易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在报纸版面上,一幅内涵丰富的精美照片常常胜过千言万语,比大段的文字描写更能吸引读者。如国庆50周年大阅兵的报道,通过图片展现威武雄壮的阅兵场面,阅兵方队的雄姿一目了然,再多的文字描写在这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照片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首先,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有一定的信息量;其次,它还必须具有能满足读者视觉需要的形象因素,这才适合发挥摄影的特殊功能。最近各媒体争相在显要位置报道了科学家破解人类基因密码的新闻。这是一条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新闻,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但是由于它不具备形象价值,用照片无法把这一信息完整地传达给读者。因此,这篇论文不适合用摄影报道。而最近发生在广西柳州的公共汽车坠桥事故中,用摄自事故现场的图片报道,不仅能把这个灾难信息传给读者,还使人们看到失事现场的地理环境、触目惊心的死难者尸体及抢救场面。
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天灾人祸事故现场等。如国庆50周年庆典、北约轰炸南联盟、营救俄罗斯核潜艇遇难船员等这类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具有足够的引人入胜的形象信息,摄影报道能让读者最直接地了解新闻事实。
重要知名人士、社会新闻人物、英雄人物的活动,人们都想看看他们的形象,图片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如北京体育学院青年教师张健横渡渤海海峡,摄影报道能让读者目睹这位向人类极限挑战的英雄的英姿,看到他是如何在海中劈波斩浪的。
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新闻照片。这类照片往往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因为按照新闻价值观,人们总是对新近发生的,地域上j9九游会、职业上、心理上与自己接近的,富有人情味的事件感兴趣。
体育比赛、文艺表演、大型工程建设场面、自然界的珍奇现象等,都是能发挥摄影报道特长的题材。
新闻摄影是以形象传递信息的,它只能告诉人们报道对象的可见部分,不能完整地说明事物,不能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抽象反映,这就使它在很多方面逊色于文字报道。一篇文字报道可以详细、具体地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深度报道,而图片报道就无法完整表达。
此外,新闻摄影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大,它只能截取新闻事件正在变化过程中某一瞬间的片断,很难系统、完整地反映整个过程,更不能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它的现场性和时间性较强,报道的题材也是现场性、动态性较强的新闻事件,对于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束手无策。硬要用一张照片去报道某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企图说明某一事件产生、变化的因果关系,自然难以奏效。
对于摄影的这些局限性,在采访中应尽量避开不适合用摄影报道的题材,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当然,摄影的长处与短处并不都是绝对的,有时候短可以变长,有时候长也可以变短,这就需要在采访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如在人物报道方面,摄影虽然不能具体描写和叙述人的思想活动过程,但在表现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情绪及情感状态上却很有优势,因为人的面部表情足以表达人的主观意识活动,特写照片能够准确细腻地表现人的瞬间情绪。一张好的人物特写照片往往比一大篇文字描写更加富有感染力和冲击力。这种情况下,摄影之短就可以转化为长了。
但是,新闻摄影有其天然优势的同时又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它的局限性。新闻摄影是用形象这种特殊媒介来传播信息的,它所报道的对象不但要有新闻价值,还要具备形象价值。这就决定了它的局限性:有些新闻事实用摄影报道更具说服力,有些却不适合用摄影报道。要充分发挥新闻摄影在报纸中的作用,就要认清它的长处与短处,以做到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比较,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它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了当地给读者提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具体形象,展现出文字报道无法表达的形象信息的魅力。眼见为实,图片对所报道的事实更具说服力,容易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在报纸版面上,一幅内涵丰富的精美照片常常胜过千言万语,比大段的文字描写更能吸引读者。如国庆50周年大阅兵的报道,通过图片展现威武雄壮的阅兵场面,阅兵方队的雄姿一目了然,再多的文字描写在这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照片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首先,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有一定的信息量;其次,它还必须具有能满足读者视觉需要的形象因素,这才适合发挥摄影的特殊功能。最近各媒体争相在显要位置报道了科学家破解人类基因密码的新闻。这是一条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新闻,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但是由于它不具备形象价值,用照片无法把这一信息完整地传达给读者。因此,这篇论文不适合用摄影报道。而最近发生在广西柳州的公共汽车坠桥事故中,用摄自事故现场的图片报道,不仅能把这个灾难信息传给读者,还使人们看到失事现场的地理环境、触目惊心的死难者尸体及抢救场面。
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天灾人祸事故现场等。如国庆50周年庆典、北约轰炸南联盟、营救俄罗斯核潜艇遇难船员等这类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具有足够的引人入胜的形象信息,摄影报道能让读者最直接地了解新闻事实。
重要知名人士、社会新闻人物、英雄人物的活动,人们都想看看他们的形象,图片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如北京体育学院青年教师张健横渡渤海海峡,摄影报道能让读者目睹这位向人类极限挑战的英雄的英姿,看到他是如何在海中劈波斩浪的。
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新闻照片。这类照片往往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因为按照新闻价值观,人们总是对新近发生的,地域上、职业上、心理上与自己接近的,富有人情味的事件感兴趣。
体育比赛、文艺表演、大型工程建设场面、自然界的珍奇现象等,都是能发挥摄影报道特长的题材。
新闻摄影是以形象传递信息的,它只能告诉人们报道对象的可见部分,不能完整地说明事物,不能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抽象反映,这就使它在很多方面逊色于文字报道。一篇文字报道可以详细、具体地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深度报道,而图片报道就无法完整表达。
此外,新闻摄影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大,它只能截取新闻事件正在变化过程中某一瞬间的片断,很难系统、完整地反映整个过程,更不能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它的现场性和时间性较强,报道的题材也是现场性、动态性较强的新闻事件,对于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束手无策。硬要用一张照片去报道某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企图说明某一事件产生、变化的因果关系,自然难以奏效。
对于摄影的这些局限性,在采访中应尽量避开不适合用摄影报道的题材,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当然,摄影的长处与短处并不都是绝对的,有时候短可以变长,有时候长也可以变短,这就需要在采访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如在人物报道方面,摄影虽然不能具体描写和叙述人的思想活动过程,但在表现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情绪及情感状态上却很有优势,因为人的面部表情足以表达人的主观意识活动,特写照片能够准确细腻地表现人的瞬间情绪。一张好的人物特写照片往往比一大篇文字描写更加富有感染力和冲击力。这种情况下,摄影之短就可以转化为长了。
图像作者向受众传递一种讯息,就要使信息内容服从于传播主题。主题则代表了照片具备的意义,同时也限制了观者的阐释与回应的范围,实际上题材的选定就等于传播意义的选定。对于图像传播而言,图像意义是其根本所在,图像意义的产生依赖于:图像作者再确立图像主题时,往往是根据传播意图,使用心像去关照物像,这时会再脑海中形成许多不同的视像,此外,作者还要顾及到主题的可表现性的物质媒体特性,决定从视像中确立的形象,这个形象就会去承载主题的涵义,完成故事的叙述。
我们对新闻摄影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承载新闻信息的功能,而画面各要素则构成了图像,图像又成为沟通传受双方的媒介,受众通过图像获取信息,才能完成传播过程,有效的传播依赖于图像表意的清晰程度。
具备了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摄影报道才能称之为新闻摄影作品,想要成为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后,还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二、是什么样的摄影图片,即拍摄水平的高低,包括摄影手段的运用情况、信息传递总体情况的视觉效果;
第三、新闻照片传递的新闻信息量与新闻摄影图文两部分传递的全部新闻信息量的比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摄影手段在传递新闻信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实际上是涉及新闻信息传达的效果,是评选优秀新闻摄影作品的核心和归宿,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下转第63页)
新闻摄影抓取的真实的典型性瞬间形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整个新闻事件过程中多次或反复出现的瞬间形象,记者有机会可以等待、选择;另一种是突发性瞬间形象,一旦错过时机,就再也不可能拍到。这些突发性的珍贵镜头,只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摄影记者,才能抢拍到手,这就是说,新闻摄影一记者既要深入生活,长期构思,又要有随即应变、当机立断的能力,对任何突发事件做出最迅速的职业反应。
照片所表现的可视的形象,强调的是真实的、对现场的抓拍,能传递准确、有效信息的,所以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是真正的新闻照片。新闻形象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画面凝聚的信息量和形象的典型性。前者是就报道题材来讲的,后者是对新闻内容的提炼选择瞬间精华。具体到实践中就是用科学的手段,记录和反映的直观可视的形象,是对时间、空间、对象的三位一体的纪实。图像传播的信息可信程度更大,是文字新闻不可替代的,借用图像承载信息的新闻事实在题材特征上必须具备强烈视觉特点。在捕捉形象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决定性瞬间”将成为摄影记者关注的重点。因为形象新闻可视性强,要求内容新、立意新,摄影记者要有新闻敏感和政治敏感,不光用手照相,更要用脑照相,拍摄之前要有采访,有构思,寻找新思路,采用新手法,将形象新闻的形象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报道形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新闻图像化,形象性就成为其最大的卖点。为了突出新闻形象,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图文结合的新闻摄影报道,我们还要强调新闻报道题材与摄影体裁的适宜性问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内容,应该是适合用摄影去表现的题材,新闻摄影的内容与摄影体裁要相适宜,不能只顾内容不顾形象,也不能只顾体裁而忽略题材。
纵观市场,对新闻摄影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高度重视新闻图片的时效性。这是构成新闻的硬标准。及时性与时效性是新闻摄影“形象价值”的时空要求所决定的。当社会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信息大量、迅速、可靠的传播,更成为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流动不仅疾速,而且有严格的时间坐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信息才会具备传递价值,有满足读者认识外界事物的效用。新闻图片在这方面有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特点。但如果仅仅满足报道时机和时效要求,新闻摄影还不足以具有夺人眼球的注目率。视觉文化的现实反映是大量的图片充斥媒介,同时形成的负面作用就是受众的接收状态渐趋麻木。新闻图片在主体表现上一旦缺乏视觉冲击力和刺激性,对受众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必须利用新闻摄影在报道新闻方面有独到的优势,运用技术手段,将现场拍成近景的细节展示、中景的形象描述以及全景的全方位报道来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还可以运用系列报道、追踪报道、对比报道等多种手法,将事件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既有当前的现状,也有历史的回眸,还有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对新闻形象的真实再现,完成一记录历史和传承文化的功用。同时,新闻摄影在题材选择上的具有一定的广阔性,凡是能够通过图像很好表述的题材都可以被用来作图像展示。因而,我们不能将新闻内容的价值和新闻图片的价值简单地划等号,当然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必然是两个价值标准的统一。
图像与文字共同构建了一个信息载体—新闻摄影报道,两大构成元素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互为说明的紧密关系,通过图像的现场实证性、视觉冲击力为受众再现了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文字信息的补充说明填补了图像不能言说、无法叙述的内容。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吻合了当下受众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而在“读图时代”这一心理和习惯又被媒介反复强化,所以在媒介自身发展和受众的信息需求双重作用下,新闻摄影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以报纸为例,如《东方早报》明确了使用图片新闻的三个要素:
1.说什么,是图片的内容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的新闻传播需要,有完整的信息传达。
2.怎么说,试图片的视觉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视觉个性要求,给受众愉快的视觉感受同时满足信息需求。
《东方早报》把报纸作为以视觉设计来整合内容的产品,借用图片将新闻视觉化。为发挥图片的视觉直观优势,给与其最大的表现空间,采用对开版打通的方法来使用。可以看出,图文结合特别是以图片为主的新闻摄影报道,借助传统媒体一一报纸杂志的转型、电视新闻深度化和新型媒体—互连网、手机流媒体,会拥有越来越广阔的传播空间。
[2]孙鲁荣:提高报刊新闻摄影传播质量之我见,新闻窗,2007(1),67-68页。
[3]川张素青:剖析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新闻采编,2007(1),43-44页。
但是,新闻摄影有其天然优势的同时又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它的局限性。新闻摄影是用形象这种特殊媒介来传播信息的,它所报道的对象不但要有新闻价值,还要具备形象价值。这就决定了它的局限性:有些新闻事实用摄影报道更具说服力,有些却不适合用摄影报道。要充分发挥新闻摄影在报纸中的作用,就要认清它的长处与短处,以做到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比较,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它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了当地给读者提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具体形象,展现出文字报道无法表达的形象信息的魅力。眼见为实,图片对所报道的事实更具说服力,容易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在报纸版面上,一幅内涵丰富的精美照片常常胜过千言万语,比大段的文字描写更能吸引读者。如国庆50周年大阅兵的报道,通过图片展现威武雄壮的阅兵场面,阅兵方队的雄姿一目了然,再多的文字描写在这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照片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首先,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有一定的信息量;其次,它还必须具有能满足读者视觉需要的形象因素,这才适合发挥摄影的特殊功能。最近各媒体争相在显要位置报道了科学家破解人类基因密码的新闻。这是一条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新闻,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但是由于它不具备形象价值,用照片无法把这一信息完整地传达给读者。因此,这篇论文不适合用摄影报道。而最近发生在广西柳州的公共汽车坠桥事故中,用摄自事故现场的图片报道,不仅能把这个灾难信息传给读者,还使人们看到失事现场的地理环境、触目惊心的死难者尸体及抢救场面。
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天灾人祸事故现场等。如国庆50周年庆典、北约轰炸南联盟、营救俄罗斯核潜艇遇难船员等这类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具有足够的引人入胜的形象信息,摄影报道能让读者最直接地了解新闻事实。
重要知名人士、社会新闻人物、英雄人物的活动,人们都想看看他们的形象,图片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如北京体育学院青年教师张健横渡渤海海峡,摄影报道能让读者目睹这位向人类极限挑战的英雄的英姿,看到他是如何在海中劈波斩浪的。
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新闻照片。这类照片往往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因为按照新闻价值观,人们总是对新近发生的,地域上、职业上、心理上与自己接近的,富有人情味的事件感兴趣。
体育比赛、文艺表演、大型工程建设场面、自然界的珍奇现象等,都是能发挥摄影报道特长的题材。
新闻摄影是以形象传递信息的,它只能告诉人们报道对象的可见部分,不能完整地说明事物,不能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抽象反映,这就使它在很多方面逊色于文字报道。一篇文字报道可以详细、具体地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深度报道,而图片报道就无法完整表达。
此外,新闻摄影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大,它只能截取新闻事件正在变化过程中某一瞬间的片断,很难系统、完整地反映整个过程,更不能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它的现场性和时间性较强,报道的题材也是现场性、动态性较强的新闻事件,对于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束手无策。硬要用一张照片去报道某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企图说明某一事件产生、变化的因果关系,自然难以奏效。
对于摄影的这些局限性,在采访中应尽量避开不适合用摄影报道的题材,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当然,摄影的长处与短处并不都是绝对的,有时候短可以变长,有时候长也可以变短,这就需要在采访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如在人物报道方面,摄影虽然不能具体描写和叙述人的思想活动过程,但在表现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情绪及情感状态上却很有优势,因为人的面部表情足以表达人的主观意识活动,特写照片能够准确细腻地表现人的瞬间情绪。一张好的人物特写照片往往比一大篇文字描写更加富有感染力和冲击力。这种情况下,摄影之短就可以转化为长了。
在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国外摄影人提出了新闻摄影是否面临死亡的问题?这个问题产生的背景是:版面的限制、费用的限制、胶片无法满足新闻图片的快速传播都使新闻摄影进入了一个艰难的境地,新闻摄影记者随心所欲的年代已经结束了。数字时代的到来最初并没有为新闻摄影带来转机,摄影记者一方面在对以传统机械相机和银盐胶片为载体的新闻摄影充满怀旧的情绪,数字影像的冲击;另一方面,更多地摄影记者则对数字摄影所带来的新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但是最终,人们还是接受了数字影像技术,并让它走进了新闻摄影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部主任罗伯特·吉尔卡(RobertGilka)就告诫他的学生:“数码摄影没有出现在昨天,没有出现在今天,也不见得就出现在明天,但它将出现,并伴随着你们的余生。”①迪克·哈尔斯坦德(DirckHalstead)是数字摄影记者(TheDigitalJournalist)网站的创始人,他是如此评论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的:“我说新闻摄影即将死亡,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把一个瞬间凝结在银盐的胶卷上、然后通过媒体传播这样的新闻摄影的死亡。而在不远的将来,新闻摄影将通过移动的影像、声音,通过网络和电视进行传播。网络将取代印刷媒体。这其实是传统的新闻摄影开始以另外一种形式发展,而人类视觉传播的历史仍然在继续,信息传达者的任务仍然是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事件和新闻人物。”②
从目前我国新闻摄影的现实情况来看,数字影像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使新闻摄影已经不可逆转地从机械复制时代进入到了数字影像时代。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最直接改变在于摄影器材上的变更。传统的以机械相机和银盐胶片作为新闻摄影的工作载体,让位于数码相机与光电耦合元件。拍摄器材的变化,不单单导致了摄影记者拍摄技术的改变,更从深层次上改变着摄影记者的新闻摄影理念,这其中既充满机遇,又具有挑战。
数字技术强化了新闻摄影对时效性的要求。在传统的机械复制时代,由于新闻记者所拍摄的胶片必须送回媒体进行冲洗、放大,进而再进行挑选、编辑,新闻图片的发稿时间常常多达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在数字时代,传统新闻照片上的银盐颗粒变成了马赛克,传输照片的载体从照相纸便成了由0和1组成的比特,这种改变使新闻图片的快速传输有了技术上的保障,新闻图片完全可以做到即摄、即传、即编。当摄影记者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新闻照就已经发回了记者所在媒体的编辑部,这对于每一个摄影记者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法新社北京分社的社长孟飞在回答北京奥运会法新社将会采取哪些新技术支持本届奥运会的报道这一问题时,曾不无自信的说:“技术方面的保障,比如影像的快速传输、现场技术应用,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在众多竞争对手当中,取得最好的成绩。打个比方,在百米跨栏比赛结束的时候,我们的摄影记者应该在不超过一秒的时间内把他们拍摄的照片传输出来。”③
其次,数字技术令新闻摄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令新闻摄影的操作难度得以降低。在传统的机械复制时代,新闻摄影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操作难度较大的工作。摄影记者不仅要专注于用镜头捕捉某一特定时刻,将形式、设想、光线、新闻事件、画面主体等所有视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决定性瞬间”,同时还要兼顾一般摄影的技术标准——曝光、对焦、色温、明暗对比度、构图。一旦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也就意味着一张新闻图片的拍摄已经完成,新闻图片在后期所能做的修饰仅限于裁剪。在数字时代,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仅仅意味着获取这张新闻图片的开始,图片的曝光、色温、明暗对比度、裁剪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后期调整。虽然过度地依赖计算机的后期调整可能会引发某些道德和法律问题,但是不可否认,数字技术令新闻摄影工作的后期编辑与前期摄影变得几乎同等重要。这也使从事新闻摄影前期拍摄的技术难度大大降低,在对图片质量要求不高的一般采访中,普通的文字记者也能进行一般的新闻摄影工作。这不仅仅大大降低了媒体的经营成本(雇佣更少的专职摄影记者),也使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有机会投身到新闻摄影的工作中来,媒体获得突发新闻事件现场的第一手影像资料的可能性反而大大增强。实际上,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媒体,专职摄影记者的人数是相当少的,大部分新闻图片是通过兼职摄影记者、签约摄影记者以及图片库来获取照片的。我国的新华社也在2003年9月已在全国签约摄影师300多位,并制定了三年发展2000名签约摄影师的目标。
再次,数字技术能使摄影记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拍摄前期的准备工作。而今,利用互联网络和电子邮件的帮助下,摄影记者可以随时收集到更丰富的资料,以帮助自己寻找合适的选题,更深入地了解被摄对象,从而在新闻摄影的工作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实质与内涵,使拍摄的新闻图片更加线.扩大展示、交易平台
最后,数字技术为摄影记者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传统的新闻摄影工作中,摄影记者所拍摄的新闻图片只有极少一部分能够发稿,出现在报刊的版面上;绝大多数的新闻图片被放入了媒体的影像资料库,有的新闻图片甚至仅仅停留在胶片上,尚未被洗印出来。这在客观上既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同时也是对摄影记者的辛勤劳动没有给予充分的尊重。进入数字时代,互联网为摄影记者发表大量摄影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摄影记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个人主页展示所拍摄的新闻图片,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络上的新闻图片机构售卖自己拍摄的新闻图片。早在1995年,世界上就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图片库实现了“在线”,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的新闻图片机构也都实现了网络化。④这样既能够更好地调动摄影记者的工作积极性,也在更大程度上尊重了摄影记者的劳动价值。
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是不是完美无缺的呢?显然不是的,2007年在网络上争论的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事件”至今悬而未决,2008年新春伊始则相继出现了“香港明星不雅照事件”、“《大庆晚报》摄影记者刘为强藏羚羊照造假事件”。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2007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评选上,又出现了造假行为:非突发新闻类金奖作品、组照《为什么不回家》,因作者声明其中错传了一张经过PS(通过电脑软件修改)的图片,主动申请“红牌”,被取消了获奖资格。⑤数字时代新闻摄影要走的路距离美好的终点还有很远。
首先,数字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新闻图片的真实性。虚假的新闻摄影图片不是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独有的产物,但不能否认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将遭遇到更大的威胁。在传统的新闻摄影工作中,造假者大多是通过摆拍、图片说明的失实描写等手段制造出虚假的图片新闻,虽然运用多张底片叠加、底片遮挡等技术也可以制作出虚假照片,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很容易被识破,因此新闻摄影中影像本身的真实性尚未受到威胁。然而,在数字时代,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对新闻图片中某些新闻场景的修改、部分新闻元素的添加或删除、移花接木进行多张图片的合成都将变得轻而易举,并且在图片效果上足以乱真。对此,图片编辑们也常常显得无可奈何,数字影像的出现使摄影记者对自己拍摄的新闻图片的编辑权扩大了。从前,记者将整卷底片交给图片编辑,图片编辑能够从中清晰地看到摄影记者拍摄的全过程,然后进行判断选择。但是现在,记者可以只选择愿意给图片编辑看的照片,而将其他的隐去。图片编辑拿到的是不完整的资料,进行的是二次编辑。同时,如果记者作假,图片编辑也无从考证。⑥
正因于此,即使是数字影像方面的专家,在面对精心制作的虚假照片时,仅凭肉眼也很难分辨出真伪,就更不要说普通的受众了。当受众看到一张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首先想到的不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是质疑新闻图片的真伪时,即便这是一张真实的新闻图片,它作为佐证新闻事实的价值也大打折扣了。新闻摄影中影像本身的真实性被质疑、被颠覆,这才是数字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将虚假新闻图片的泛滥完全怪罪于数字技术的进步多少有些绝对,但无所不能的数字技术无疑放大了某些追求名利的摄影记者的贪欲。从2003年美国《洛杉矶时报》的布莱恩·沃尔斯基因为合成虚假新闻图片最终导致了解雇,到我国2005年“华赛(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自然及环保新闻金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涉嫌拼接合成,再到《大庆晚报》摄影部副主任刘为强藏羚羊照造假,以及《杭州日报》摄影记者王一《为什么不回家》其中一张拼接合成乌云。虚假新闻图片的屡屡出现值得深思,而这些获奖的新闻摄影作品或许仅仅是大量虚假新闻图片中的冰山一角。
其次,数字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对于新闻图片在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与控制。图片的数字化和图片传输的网络化,无论是对新闻摄影还是对媒体本身都是一次革命,数字技术的进步解构了传统新闻图片的传播规则。基于互联网络的交互性,作为新闻图片者的传统媒体,同时也变成了新闻图片的接受者;与此同时,作为新闻图片接受者的受众,则一跃变成了新闻图片的者。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新的新闻图片的传播规则,传统媒体、图片编辑对新闻图片的把关与控制效果将被极大弱化。例如j9九游会,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可以将其拍摄的一些不合时宜的图片通过网络进行随意,虽然图片本身也许是真实的,但却不利于社会舆论的引导,甚至涉及到泄漏国家机密;而摄影记者所拍摄的新闻图片的版权在互联网络上得不到有效保护,侵权、盗链、篡改摄影记者所拍摄的摄影作品屡见不鲜;更为让人担忧的是互联网络成为不法分子手中的有力工具,恶意传播非法照片、虚假照片,从而误导公众舆论、破坏社会和谐、制造公共危机。今年年初“香港明星不雅照事件”在网络上的迅速蔓延,正是这一危机的具体体现。
对于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受到威胁,我们认为一味强调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并不能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完善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关的工作准则,才是彻底根除虚假新闻图片的良方。目前,西方媒体和我国一些成熟媒体,已经建立起了一套针对数码时代下的新闻摄影的有效管理体制。例如,在图片拍摄权和图片编辑权的分离,摄影记者不允许私自修改照片;设立图片总监职位,专职负责媒体的图片事务;对摄影记者所拍摄的图片,后期编辑从操作上做出明确的规定,哪些是允许做的、哪些是不允许做的;建立完整的问责制度,增加摄影记者造假的成本。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一些成熟媒体对数字新闻图片的操作准则值得借鉴。以为例,他们在对数字新闻图片的后期调整中,遵循以下几点规定:
1、只对照片做传统暗房可以做的加光、减光、调整色调、剪裁等处理,无论如何也不能修改图片的内容。
2、在调整颜色时一定要非常小心,确保是现场真实气氛的还原,如果出现不同寻常的色调一定要在图片里向读者说明,一定要把色彩的改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应该指出的是对数字影像必要的后期调整还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不改变新闻图片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色阶、色饱和度、对比度、曝光量的适当调整应该被允许。一些内容被部分修改的图片,如果确有必要刊登、发表,应当就修改的内容在媒体上做出必要说明,并且此类图片不能被划归到新闻图片的范畴,而只能作为报刊的封面图片或插图。
针对数字时代新闻图片传播的把关难度加大,我们认为应该从政府、媒体、受众三方面共同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设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互联网络这一权力真空地带的监管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对一些蓄意不良图片的网络媒体和个人,应坚决予以惩处,涉及法律问题的,应追究违法媒体及个人的法律责任。其次,仅仅依靠政府加强监管是远远不够的,各主流网络媒体自身首先应该建立健全一套合理、科学的图片机制。例如,目前部分网络媒体就采用了图片延迟的机制,任何在个人在网络上的图片必须都要经过网站管理人员的审查,经确认没有危害后放可在网络上浏览、传播。最后,切实加强对广大受众的媒介教育,提高广大网民安全、健康地使用互联网络的媒介素质,才是新闻图片在互联网络上健康传播,新闻摄影在数字时代茁壮成长的根本保证。
曾璜,任悦编著:《图片编辑手册》,中国摄影出版社2006年2月第2版,第10页,第195页,第108页,第105页。
杨宣:《“照相机”为啥要说谎?》,载《人民日报》2008年2月27日第11版。
在新闻媒体步入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新闻摄影的工作模式早已被颠覆,适应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工作模式则尚未完全确立,图片新闻的重要性又日渐凸显。对此,我们的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甚至媒介管理者多少会感到一些不适。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既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在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国外摄影人提出了新闻摄影是否面临死亡的问题?这个问题产生的背景是:版面的限制、费用的限制、胶片无法满足新闻图片的快速传播都使新闻摄影进入了一个艰难的境地,新闻摄影记者随心所欲的年代已经结束了。数字时代的到来最初并没有为新闻摄影带来转机,摄影记者一方面在对以传统机械相机和银盐胶片为载体的新闻摄影充满怀旧的情绪,数字影像的冲击;另一方面,更多地摄影记者则对数字摄影所带来的新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但是最终,人们还是接受了数字影像技术,并让它走进了新闻摄影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部主任罗伯特·吉尔卡(RobertGilka)就告诫他的学生:“数码摄影没有出现在昨天,没有出现在今天,也不见得就出现在明天,但它将出现,并伴随着你们的余生。”①迪克·哈尔斯坦德(DirckHalstead)是数字摄影记者(TheDigitalJournalist)网站的创始人,他是如此评论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的:“我说新闻摄影即将死亡,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把一个瞬间凝结在银盐的胶卷上、然后通过媒体传播这样的新闻摄影的死亡。而在不远的将来,新闻摄影将通过移动的影像、声音,通过网络和电视进行传播。网络将取代印刷媒体。这其实是传统的新闻摄影开始以另外一种形式发展,而人类视觉传播的历史仍然在继续,信息传达者的任务仍然是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事件和新闻人物。”②
从目前我国新闻摄影的现实情况来看,数字影像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使新闻摄影已经不可逆转地从机械复制时代进入到了数字影像时代。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最直接改变在于摄影器材上的变更。传统的以机械相机和银盐胶片作为新闻摄影的工作载体,让位于数码相机与光电耦合元件。拍摄器材的变化,不单单导致了摄影记者拍摄技术的改变,更从深层次上改变着摄影记者的新闻摄影理念,这其中既充满机遇,又具有挑战。
数字技术强化了新闻摄影对时效性的要求。在传统的机械复制时代,由于新闻记者所拍摄的胶片必须送回媒体进行冲洗、放大,进而再进行挑选、编辑,新闻图片的发稿时间常常多达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在数字时代,传统新闻照片上的银盐颗粒变成了马赛克,传输照片的载体从照相纸便成了由0和1组成的比特,这种改变使新闻图片的快速传输有了技术上的保障,新闻图片完全可以做到即摄、即传、即编。当摄影记者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新闻照就已经发回了记者所在媒体的编辑部,这对于每一个摄影记者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法新社北京分社的社长孟飞在回答北京奥运会法新社将会采取哪些新技术支持本届奥运会的报道这一问题时,曾不无自信的说:“技术方面的保障,比如影像的快速传输、现场技术应用,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在众多竞争对手当中,取得最好的成绩。打个比方,在百米跨栏比赛结束的时候,我们的摄影记者应该在不超过一秒的时间内把他们拍摄的照片传输出来。”③
其次,数字技术令新闻摄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令新闻摄影的操作难度得以降低。在传统的机械复制时代,新闻摄影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操作难度较大的工作。摄影记者不仅要专注于用镜头捕捉某一特定时刻,将形式、设想、光线、新闻事件、画面主体等所有视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决定性瞬间”,同时还要兼顾一般摄影的技术标准——曝光、对焦、色温、明暗对比度、构图。一旦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也就意味着一张新闻图片的拍摄已经完成,新闻图片在后期所能做的修饰仅限于裁剪。在数字时代,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仅仅意味着获取这张新闻图片的开始,图片的曝光、色温、明暗对比度、裁剪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后期调整。虽然过度地依赖计算机的后期调整可能会引发某些道德和法律问题,但是不可否认,数字技术令新闻摄影工作的后期编辑与前期摄影变得几乎同等重要。这也使从事新闻摄影前期拍摄的技术难度大大降低,在对图片质量要求不高的一般采访中,普通的文字记者也能进行一般的新闻摄影工作。这不仅仅大大降低了媒体的经营成本(雇佣更少的专职摄影记者),也使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有机会投身到新闻摄影的工作中来,媒体获得突发新闻事件现场的第一手影像资料的可能性反而大大增强。实际上,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媒体,专职摄影记者的人数是相当少的,大部分新闻图片是通过兼职摄影记者、签约摄影记者以及图片库来获取照片的。我国的新华社也在2003年9月已在全国签约摄影师300多位,并制定了三年发展2000名签约摄影师的目标。
再次,数字技术能使摄影记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拍摄前期的准备工作。而今,利用互联网络和电子邮件的帮助下,摄影记者可以随时收集到更丰富的资料,以帮助自己寻找合适的选题,更深入地了解被摄对象,从而在新闻摄影的工作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实质与内涵,使拍摄的新闻图片更加线.扩大展示、交易平台
最后,数字技术为摄影记者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传统的新闻摄影工作中,摄影记者所拍摄的新闻图片只有极少一部分能够发稿,出现在报刊的版面上;绝大多数的新闻图片被放入了媒体的影像资料库,有的新闻图片甚至仅仅停留在胶片上,尚未被洗印出来。这在客观上既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同时也是对摄影记者的辛勤劳动没有给予充分的尊重。进入数字时代,互联网为摄影记者发表大量摄影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摄影记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个人主页展示所拍摄的新闻图片,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络上的新闻图片机构售卖自己拍摄的新闻图片。早在1995年,世界上就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图片库实现了“在线”,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的新闻图片机构也都实现了网络化。④这样既能够更好地调动摄影记者的工作积极性,也在更大程度上尊重了摄影记者的劳动价值。
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是不是完美无缺的呢?显然不是的,2007年在网络上争论的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事件”至今悬而未决,2008年新春伊始则相继出现了“香港明星不雅照事件”、“《大庆晚报》摄影记者刘为强藏羚羊照造假事件”。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2007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评选上,又出现了造假行为:非突发新闻类金奖作品、组照《为什么不回家》,因作者声明其中错传了一张经过PS(通过电脑软件修改)的图片,主动申请“红牌”,被取消了获奖资格。⑤数字时代新闻摄影要走的路距离美好的终点还有很远。1.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受到严重威胁
首先,数字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新闻图片的真实性。虚假的新闻摄影图片不是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独有的产物,但不能否认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将遭遇到更大的威胁。在传统的新闻摄影工作中,造假者大多是通过摆拍、图片说明的失实描写等手段制造出虚假的图片新闻,虽然运用多张底片叠加、底片遮挡等技术也可以制作出虚假照片,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很容易被识破,因此新闻摄影中影像本身的真实性尚未受到威胁。然而,在数字时代,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对新闻图片中某些新闻场景的修改、部分新闻元素的添加或删除、移花接木进行多张图片的合成都将变得轻而易举,并且在图片效果上足以乱真。对此,图片编辑们也常常显得无可奈何,数字影像的出现使摄影记者对自己拍摄的新闻图片的编辑权扩大了。从前,记者将整卷底片交给图片编辑,图片编辑能够从中清晰地看到摄影记者拍摄的全过程,然后进行判断选择。但是现在,记者可以只选择愿意给图片编辑看的照片,而将其他的隐去。图片编辑拿到的是不完整的资料,进行的是二次编辑。同时,如果记者作假,图片编辑也无从考证。⑥
正因于此,即使是数字影像方面的专家,在面对精心制作的虚假照片时,仅凭肉眼也很难分辨出真伪,就更不要说普通的受众了。当受众看到一张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首先想到的不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是质疑新闻图片的真伪时,即便这是一张真实的新闻图片,它作为佐证新闻事实的价值也大打折扣了。新闻摄影中影像本身的真实性被质疑、被颠覆,这才是数字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将虚假新闻图片的泛滥完全怪罪于数字技术的进步多少有些绝对,但无所不能的数字技术无疑放大了某些追求名利的摄影记者的贪欲。从2003年美国《洛杉矶时报》的布莱恩·沃尔斯基因为合成虚假新闻图片最终导致了解雇,到我国2005年“华赛(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自然及环保新闻金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涉嫌拼接合成,再到《大庆晚报》摄影部副主任刘为强藏羚羊照造假,以及《杭州日报》摄影记者王一《为什么不回家》其中一张拼接合成乌云。虚假新闻图片的屡屡出现值得深思,而这些获奖的新闻摄影作品或许仅仅是大量虚假新闻图片中的冰山一角。
其次,数字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对于新闻图片在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与控制。图片的数字化和图片传输的网络化,无论是对新闻摄影还是对媒体本身都是一次革命,数字技术的进步解构了传统新闻图片的传播规则。基于互联网络的交互性,作为新闻图片者的传统媒体,同时也变成了新闻图片的接受者;与此同时,作为新闻图片接受者的受众,则一跃变成了新闻图片的者。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新的新闻图片的传播规则,传统媒体、图片编辑对新闻图片的把关与控制效果将被极大弱化。例如,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可以将其拍摄的一些不合时宜的图片通过网络进行随意,虽然图片本身也许是真实的,但却不利于社会舆论的引导,甚至涉及到泄漏国家机密;而摄影记者所拍摄的新闻图片的版权在互联网络上得不到有效保护,侵权、盗链、篡改摄影记者所拍摄的摄影作品屡见不鲜;更为让人担忧的是互联网络成为不法分子手中的有力工具,恶意传播非法照片、虚假照片,从而误导公众舆论、破坏社会和谐、制造公共危机。今年年初“香港明星不雅照事件”在网络上的迅速蔓延,正是这一危机的具体体现。
对于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受到威胁,我们认为一味强调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并不能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完善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关的工作准则,才是彻底根除虚假新闻图片的良方。目前,西方媒体和我国一些成熟媒体,已经建立起了一套针对数码时代下的新闻摄影的有效管理体制。例如,在图片拍摄权和图片编辑权的分离,摄影记者不允许私自修改照片;设立图片总监职位,专职负责媒体的图片事务;对摄影记者所拍摄的图片,后期编辑从操作上做出明确的规定,哪些是允许做的、哪些是不允许做的;建立完整的问责制度,增加摄影记者造假的成本。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一些成熟媒体对数字新闻图片的操作准则值得借鉴。以为例,他们在对数字新闻图片的后期调整中,遵循以下几点规定:
1、只对照片做传统暗房可以做的加光、减光、调整色调、剪裁等处理,无论如何也不能修改图片的内容。
2、在调整颜色时一定要非常小心,确保是现场真实气氛的还原,如果出现不同寻常的色调一定要在图片里向读者说明,一定要把色彩的改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应该指出的是对数字影像必要的后期调整还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不改变新闻图片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色阶、色饱和度、对比度、曝光量的适当调整应该被允许。一些内容被部分修改的图片,如果确有必要刊登、发表,应当就修改的内容在媒体上做出必要说明,并且此类图片不能被划归到新闻图片的范畴,而只能作为报刊的封面图片或插图。
针对数字时代新闻图片传播的把关难度加大,我们认为应该从政府、媒体、受众三方面共同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设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互联网络这一权力真空地带的监管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对一些蓄意不良图片的网络媒体和个人,应坚决予以惩处,涉及法律问题的,应追究违法媒体及个人的法律责任。其次,仅仅依靠政府加强监管是远远不够的,各主流网络媒体自身首先应该建立健全一套合理、科学的图片机制。例如,目前部分网络媒体就采用了图片延迟的机制,任何在个人在网络上的图片必须都要经过网站管理人员的审查,经确认没有危害后放可在网络上浏览、传播。最后,切实加强对广大受众的媒介教育,提高广大网民安全、健康地使用互联网络的媒介素质,才是新闻图片在互联网络上健康传播,新闻摄影在数字时代茁壮成长的根本保证。
曾璜,任悦编著:《图片编辑手册》,中国摄影出版社2006年2月第2版,第10页,第195页,第108页,第105页。
杨宣:《“照相机”为啥要说谎?》,载《人民日报》2008年2月27日第11版。
手机携带方便,可以帮助用户随时随地拍摄图片,手机社交软件功能强大,可以迅速广泛地传递信息,手机的像素较高,可以拍出相对清晰美观的图片,这些都成为手机摄影得到更多群众青睐的原因。加上大众传播盛行的今天,人人都可以新闻,专业的新闻传播机构面临更大的新闻时效性压力,此时,手机摄影无疑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社交媒体发展迅猛的今天,手机摄影成为手机持有者必然会运用的技能。随手拍摄、随时随地分享,成为了手机摄影的最有力的优势。在十来年之前,快速广泛分享是很有困难的,而随着现在微博、微信等交互式软件的诞生,更多的人借助照片来展现所见、心中所想的事物,利用社交平台传递个人感知内容,完成彼此互动。网络沟通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图片分享具备了更多用的功能,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网络媒体发达的现在,人们对大量信息有了更多的渴望,新闻的接触渠道也更丰富,每个网民都可能成为新闻传者,只要掌握了新闻信息、编辑文字、拍摄图片、在网上,就可能使新闻在广泛的范围内快速传播开去。这给专业的新闻记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他们必须及时了解信息并且快速反应进行传播,手机作为随身携带、编辑速度快的重要工具,也成为现在许多专业新闻记者选择的工具。
新闻图片必须能清晰反映真实的新闻事件,甚至需要在报纸上进行印刷刊登,这就对像素有了一定的要求,而手机摄影近年来在硬件条件上的改善,正大大满足了新闻工作者在图片质量方面的要求。手机的像素在不断提高,还开发了连拍、闪光、延时等功能,可以调整曝光、白平衡、焦距等参数,同时辅之以明度、饱和度、亮度等基本图片调整工具,就为拍摄出质量更佳的新闻图片提供了可能。除此之外,软件厂商开发的一系列图片处理软件也为照片的调整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可以快捷地优化图片风格、进行裁切,虽然新闻图片必须保证真实性,还原第一现场的内容,不可以进行过多的创意性发挥,不能进行过度艺术美化,但是适当地处理是必需的,这有助于更有效地起到传播效果。
在现代社会,手机的普及率非常高,就工信部的统计资料来看,我国的手机用户数额早已超过13亿。而且目前的手机更新换代速度令人惊叹,更高级的智能化操作赋予了手机更多的功能,除了简单通讯,还有图片拍摄、高清视频观看和制作、复杂的软件应用等等,手机成为重要的多媒体传播载体。手机是第五媒体的代表产品,其功能持续完善,4G网络更宽覆盖。手机新闻摄影也因此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报刊上的新闻照片对像素的要求会比杂志和专业各个作品更低一点,而手机中集成的相机功能的像素从几百万到千万不等,这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纸质媒体的印刷需求。现在,快捷方便的手机为许多报社摄影记者和通讯员得到新闻图片创造了技术条件,手机摄影在报刊新闻摄影中带动了一股新的潮流。
手机摄影对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而言,优势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其广泛的网络覆盖特征。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突发事件新闻图片的拍摄和传播的基础条件。我国颁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明确指出了突发事件的概念,它指的是骤然发生、给社会带来或者可能带来重大危害,需采用应急处置方案及手段加以处理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此可以看出,突然性、快速性和危险性属于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习惯中,唯有专业新闻摄影者才可以拍出合格的照片,一旦突发事件爆发,就由报社派遣专业摄影记者,携带照相机赶往现场,其中几经波折,很可能导致摄影记者错失拍摄时间。文字记者能够按照现场状态与当事人陈述描述现场和事件细节,而现场的不可复制性导致错失拍摄机遇的摄影工作者再也无法拍出最佳照片,这无疑是一种遗憾。而现在,一旦突发事件爆发,摄影记者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在场群众却可以利用手机拍出事发时的图片,留下最能反映真实状态的影像资料。或者是现场存在媒体通讯员,他们也可以在拍照后用微信等平台传送到新闻媒体编辑部。通讯社对于突发事件的发稿可谓争分夺秒,这更需要手机助一臂之力。比如2013年7月,上海陆家嘴一观光车自燃,媒体发出的第一张新闻图片是由手机拍摄而成。2013年7月,甘肃省定西市发生6.6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一个小时,这一消息就存入了新华社通稿库中,其对应的图片新闻也来自于新华社摄影师的手机,尽管画质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在手机拍出后的第一时间径直传送到了新华社编辑部,体现了很高的时效性和新闻价值。2014年,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图库东方IC,正式推出了摄影师专属APP,创造了摄影师快速上传照片到图库的途径,手机拍出的图片能够在平台上随时随地编辑上传。
负面新闻往往是披露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批评道德不端和行为不正的个人,因此在采访和报道时往往会遇到阻力,当事人不愿意透露具体情况,甚至是采取武力等强制措施来抵触报道行为。因此就需要用到一些不易于暴露记者身份的手段进行人物采访、信息搜集和图片拍摄。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利用体积轻便的手机、可以反映生活真实状态的摄影技术来拍摄负面新闻图片,无疑是更为有效的,手机摄影的隐蔽性特征得到了许多摄影师的认可。比如2014年5月,有群众反映,稷山某食品加工厂存在着卫生质量不达标、无证经营的情况。报社在掌握这个信息之后,派出记者伪装成客商,亲自到工厂的现场开展暗访工作。在生产车间内,记者隐蔽性地利用手机拍到了图片和视频资料,并将这些内容交给了该地的食药监局。食药监局在经过核查与检测之后,对该厂进行严格的查封处理。在这个报道工作中,可以发现记者为了完成负面新闻的报道,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假扮成“客商”,用“观察者”身份悄悄进入第一现场,拿到了专业的证据资料。手机摄影为照片拍摄提供了方便,毫无疑问,如果用专业摄影机去拍,是很容易暴露身份的。
在手机摄影快速广泛流行的今天,更多的摄影记者开始研究能否用手机摄影取代那些专门的相机摄影。在单反摄像机上添加镜头部件,能够把重量增加到10公斤以上,这就为摄影者的外出携带造成了巨大的不便。但是,体积很小、可以四处随身携带的手机就更为方便了,这也进一步触发了摄影者利用手机获取新闻图片的念头。毫无疑问,手机在兴起之初的作用只是联系亲朋好友,互通往来,传递信息,而拍摄照片仅仅是作为衍生的功能出现,拍出照片的质量总是不能和专业的高质量的单反相机相提并论。2013年3月《淮安日报》用一整个版面刊登了一组影像照片,图片资源来自于淮安日报视觉中心主任程钢的手机,陈述了家在贵州飘于淮安的洗车小哥陈浩南的生活经历。程主任自己反映,有一次他去洗车,在车中看到陈浩南在车外拿喷枪冲洗车,就用手机拍摄了递给小陈看,小陈看看,笑着没反对。第二次带着洗好了的照片去洗车,小陈看了表示很开心。此后,程主任向对方表达了想多拍些照片并且采访的意愿,得到了小陈和洗车店老板的同意。第三次就拍了网吧里的陈浩南,开车跟随骑单车的浩南穿过了马路和小巷,最终去到了小陈的住所。在轻松的聊天、采访过程中,程主任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小伙子的生活状态。在这版照片新闻稿里,影像的质量无法超过相机的水平,色彩的明亮度也不高,然而照片是最接近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的,触发了被采访者的心理和情感,也体现了摄影者的人文思考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加强对手机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相关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加强手机摄影的运用,从而提升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价值。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手机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比如它可以快捷拍摄,迅速传播,提升新闻时效性,且手机拍摄效果良好;其次,是加强手机摄影在报刊新闻中的应用、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手机摄影在负面新闻报道中运用、手机摄影使新闻真实反映生活等方面的分析。
[1]朱海松.无线营销下的分众传媒与定向传播[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3]盛希贵.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实践面临的挑战[J].国际新闻界,2007(2).
在读图时代,“一图胜千言”的说法越来越受传媒界认可。国外一份统计显示:20世纪50年代,在平面设计中摄影图像的使用率约占30%;到60年代,绘画图像与摄影图像各占一半;60年代末70年代初,摄影图像使用率已上升到60%~70%;70年代后期则达到80%左右;至8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摄影图像的使用比例达到90%以上[2]。在报刊公益广告设计中,运用新闻摄影元素作为画面的主要视觉形象,不仅有补充标题和正文的意义,而且有提高注意率、增强需求或使其明朗化的能力。比起语言文字,比起艺术摄影、绘画等图像形式,新闻摄影作品最突出的视觉表现优势在于其真实性、客观性、生动性、直接可视性,它通常都是用直观、简练的画面来记录、传达特定的新闻场景,让受众既觉得真实可信,又一目了然。研究证实,在很多情形下,受众仅看新闻摄影画面就能大致了解公益广告所要传达的理念、主张,如果再加上文案的画龙点睛,色彩、字体等设计元素的相辅相成,将非常有助于准确传达公益广告的创意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图像具有超越国界、民族、语言、文化水平等局限的能力,所以借用新闻摄影元素设计的公益广告更便于被各阶层受众理解与接受。
注意力也是竞争力,能否被人看到,能否引人注目是广告设计成功与否的首要条件。若要引人注意,最重要的是第一感觉[3]。只有实现了“广而告之”,只有说服了尽可能多的受众,公益广告的社会效益才能够得以彰显。从这个意义上说,公益广告需要像商业广告的创意和设计那样来想方设法吸引受众的注意,通过视觉美学创新提高自己的被关注度。在一切文学艺术领域,真实都是一种最能打动人心、最具有说服力的力量,而新闻摄影正是最能记录真实、再现真实的艺术手段,好的照片一定会在某处触动观看者内心的某种情感、某种发现、某种期待[4]。设计实践证明,新闻摄影元素就是一种提高公益广告被关注度的高效能推手,它不仅有吸引受众关注公益广告的视觉张力,引导受众进一步阅读文案和针对整幅作品进行思考,而且还有助于拉近受众与“宣教”之间的距离,进而诱导他们理解、信服公益广告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而且,艺术水准较高的新闻摄影图片除了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的眼球,还能给受众留下更为深刻的记忆,使其过目难忘,甚至经常有意无意地回味—如果公益理念能借助这样的图片而生成公益广告,其宣传效果自然会非同一般。
从传播学角度看,公益广告的目的在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受众在心灵上产生了共鸣,才会有思想上、行为上的互动,如此方能实现匡正过失,树立新风,影响舆论,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运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公益宣传目标[5]。新闻摄影是对真实生活、特殊事件或人物的记录与再现,其真实性容易从心理上获取受众的信赖;而且,某些优秀新闻摄影作品所承载的事件情节与人物命运曾打动过许多读者的心灵。设计师在公益广告设计中利用这些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则容易激发受众情感,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公益广告的终极目的。比如,前些年备受关注、至今很多人还记忆犹新的希望工程公益广告,画面选用的是《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的新闻摄影作品。这幅构图极其简练的公益广告作品,因为图片抓人—画面上,贫困女孩苏明娟那双无辜、无助但又充满期待的大眼睛,一下子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所以很快就唤起了海内外爱心人士对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持久的关注与帮助。从社会效果来评估,这幅公益广告堪称经典之作,帮助相关机构非常成功地实现了当初的意图,这也可以说是对“一图胜千言”理念最生动的佐证。借用新闻摄影元素进行报刊公益广告的创意与设计,必须遵循传播学规律和设计学的形式美学法则。笔者认为,设计师尤须注意以下原则。
1)新闻摄影元素应服从于广告创意的整体需要。公益广告设计借用其他艺术门类创造的视觉形象(包括新闻摄影),目的在于更直观地体现创意、更生动地阐释主题、更艺术地传播公益理念,所以新闻图片在此时此刻所处的是从属地位,设计师在选择图片内容、呈现形式、画面尺幅时,要同步考量公益广告创意的整体需要,用整体创意来统领图形符号设计、版面编排。
2)追求个性,力避同质化、一般化。浏览国内报刊上林林总总的公益广告,其中不乏佳作,但在创意、表现形态等方面也存在同质化、一般化的弊病。造成这种弊端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图形设计不佳、整体构图缺乏新意肯定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把希望工程那双大眼睛、把汶川地震现场图片第一个引入公益广告的设计师是大手笔,而第二人或许就是模仿者、跟风者,所以设计师的原创力、发现力尤为重要:他不仅要善于用个性化眼光从海量的图片资源库中筛选到与众不同的新闻图片,还要善于用个性化设计语言为备选图片赋予新颖而准确的公益理念。对现代平面设计师、报刊美术编辑而言,“旧瓶装新酒”当是一种必备能力,在运用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新闻摄影图片进行创意和设计时,这种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堪称是创造力的基础和源泉。j9九游会j9九游会